[实用新型]防烫不锈钢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6911.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葵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 ||
防烫不锈钢碗,包括:导热板、主面板与副面板,所述的导热板一侧设置有副面板,该副面板另一侧设置有主面板,所述的导热板一侧设置有开口,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与副面板,该新型的导热板采用木质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内侧设置的不锈钢碗身采用了双层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直接从内部导热到外侧。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碗,尤其涉及一种防烫不锈钢碗。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中,餐具是并不可少的一种物品,并且现在的餐具同样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类型,特别在碗具中,为了防止一些意外,导致碗具出现损坏,从而出现了不锈钢的碗具,但是现在的不锈钢的碗具因为采用金属的材质,导热性能好,容易在盛装带有热量的东西时,出现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烫不锈钢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防烫不锈钢碗,包括:导热板、主面板与副面板,所述的导热板一侧设置有副面板,该副面板另一侧设置有主面板,所述的导热板一侧设置有开口,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与副面板。
所述的导热板一侧设置的卡口内侧设置有倒齿,并通过该倒齿固定连接副面板,所述的导热板采用木质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主面板一侧设置呈弧形设置,该主面板固定连接副面板,所述的副面板外侧设置有圆弧接口,该所述的副面板内侧设置有圆弧凸面。
所述的导热板外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把手,该把手一端设置有通孔,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热板外侧。
本实用新型内容:
该新型采用了两种材质进行制作,导热板采用木质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木质制作的碗边可以减少不锈钢碗内侧的热量闯到到人体接触的地方,导致烫伤,内侧设置的不锈钢碗身采用了双层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直接从内部导热到外侧,外侧设置的副面板底部设置有圆弧曲面,可以加大散热面积,减少热量的集中扩散。
该新型的导热板一侧设置的卡口内部设置有卡齿,并且通过卡齿连接副面板,并且副面板外侧设置有斜面,可以防止粘合剂受到热量传入碗体内,该副面板外侧设置的弧形边可以放置主面板,减少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烫不锈钢碗的剖视图。
图中:导热板1、主面板2、副面板3、把手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烫不锈钢碗进行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的防烫不锈钢碗,包括:导热板1、主面板2与副面板3,所述的导热板1一侧设置有副面板3,该副面板3另一侧设置有主面板2,所述的导热板1一侧设置有开口,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与副面板3,所述的导热板1一侧设置的卡口内侧设置有倒齿,并通过该倒齿固定连接副面板3,所述的导热板1采用木质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主面板2一侧设置呈弧形设置,该主面板2固定连接副面板3,所述的副面板3外侧设置有圆弧接口,该所述的副面板3内侧设置有圆弧凸面,所述的导热板1外侧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把手4,该把手一端设置有通孔,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热板1外侧。
该新型采用了两种材质进行制作,导热板采用木质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木质制作的碗边可以减少不锈钢碗内侧的热量闯到到人体接触的地方,导致烫伤,内侧设置的不锈钢碗身采用了双层的设置,可以减少热量直接从内部导热到外侧,外侧设置的副面板底部设置有圆弧曲面,可以加大散热面积,减少热量的集中扩散。
该新型的导热板一侧设置的卡口内部设置有卡齿,并且通过卡齿连接副面板,并且副面板外侧设置有斜面,可以防止粘合剂受到热量传入碗体内,该副面板外侧设置的弧形边可以放置主面板,减少加工难度。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6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