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珠膨胀铆接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76597.6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洋;戴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令洋;戴雪松 |
| 主分类号: | F16B5/04 | 分类号: | F16B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铆接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珠膨胀铆接固定结构,包括装配底座,所述装配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柱形铆柱,所述柱形铆柱的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装配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动作部件,所述动作部件的内部且对应柱形铆柱的位置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圆孔的内部设置有管部膨胀圆球;本实用新型是在装配底座上先加工出带有圆孔的柱形铆柱,然后在需要固定的动作部件上加工一个和装配底座上柱形铆柱同直径的装配孔,并在装配孔的边缘做倒角,装配时只需要将动作部件的装配孔套入装配底座的柱形铆柱上,然后用管部膨胀圆球压入柱形铆柱的圆孔内使其膨胀,从而起到铆钉的作用,较传统结构而言,既能够固定结构很小的部件,又能美观大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铆接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珠膨胀铆接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进步,尤其是飞机、汽车以及五金制造业的发展,对铆接结构和铆接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导致了各种新工艺、技术的不断出现,虽然现有铆接固定结构的生产工艺正在日渐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铆接固定结构在结构很小和很薄的情况下,传统的螺丝体积太大和厚度太厚就没有办法使用,再者就是当结构受到外观要求或者结构很小时传统的铆接固定结构就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珠膨胀铆接固定结构,具有能够固定结构很小的部件以及美观大方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珠膨胀铆接固定结构,包括装配底座,所述装配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柱形铆柱,所述柱形铆柱的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装配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动作部件,所述动作部件的内部且对应柱形铆柱的位置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圆孔的内部设置有管部膨胀圆球。
优选的,所述装配底座的靠上方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面积大小与动作部件的面积大小相同。
优选的,装配底座与动作部件成连接状态时,所述装配底座的凹槽上表面与动作部件的上表面成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装配底座与柱形铆柱为一体式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装配孔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柱形铆柱与装配孔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在装配底座上先加工出带有圆孔的柱形铆柱,然后在需要固定的动作部件上加工一个和装配底座上柱形铆柱同直径的装配孔,并在装配孔的边缘做倒角,装配时只需要将动作部件的装配孔套入装配底座的柱形铆柱上,然后用管部膨胀圆球压入柱形铆柱的圆孔内使其膨胀,从而起到铆钉的作用,较传统结构而言,既能够固定结构很小的部件,又能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配底座;2、动作部件;3、管部膨胀圆球;4、柱形铆柱;5、圆孔;6、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令洋;戴雪松,未经曾令洋;戴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6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能效的抽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潮流能的海漂垃圾回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