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音二胡琴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76526.6 | 申请日: | 2019-10-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5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田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田园 |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音 胡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音二胡琴桶,包括音桶,在所述琴桶的内侧靠近音窗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回音装置;所述回音装置是靠近琴皮端的开口大,靠近音窗端的开口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回音装置是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环形喇叭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声音厚道、洪亮,无杂音,中把位和下把位的声音明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音二胡琴桶及其回音装置。
背景技术
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又名“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二胡的琴桶是二胡发音的主要部件之一,可以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二胡普遍存在声音不厚道、不洪亮,尖叫音,中把位和下把位的声音不明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厚道、洪亮,无杂音,中把位和下把位的声音明亮的回音二胡琴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音二胡琴桶,包括琴桶,在所述琴桶的内侧靠近音窗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回音装置;所述回音装置是靠近琴皮端的开口大,靠近音窗端的开口小的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回音装置靠近所述音窗端的边厚为6-12mm。
进一步的,在所述回音装置靠近所述音窗端设置有向外开口的喇叭状环。
进一步的,所述回音装置包括多个瓣体围成的环形,相邻两个所述瓣体之间通过通过软带连接,所述回音装置远离所述音窗端的一端通过软带与所述琴桶的内壁连接;在每个所述瓣体的背面设置有凸钮,在所述回音装置与所述琴桶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一面固定在所述琴桶的内壁,另一面固定在回音装置的背面;在所述弹性气囊上设置有穿出所述琴桶的充气嘴。
一种回音二胡琴桶的回音装置,所述回音装置是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环形喇叭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回音装置是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回音装置是由多个瓣体Ⅱ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回音装置后,使琴皮及琴桶发出的声音扩散至琴桶音室近琴皮端的最宽处,使声波回旋外传至缩小的音桶部位即回音装置,声音撞击到回音壁即回音装置时,使声音返回琴皮及音室壁,声音再次回荡散出,使声音扩散减慢,促使音量增大,声音洪亮,消除了尖叫声,减少了杂音,使二胡中把位、下把位声音明亮,清澈。内弦音量增加5到10分贝,外弦增加7-14分贝。
所述回音装置的出音口小于外端的音窗口,形成外展喇叭状结构。使回音装置排出的声音散出顺畅,提高明亮音色。
回音装置可调节大小,可以调出不同音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回音装置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瓣体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琴桶1、音窗端11、回音装置2、回音装置3、瓣体31、软带32、软带33、凸钮34、弹性气囊35、充气嘴351、喇叭状环4、瓣体Ⅱ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田园,未经周田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6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电路和信号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镀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