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4689.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生;浦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奇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H01F27/14;F16F15/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器用 降噪型片式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式散热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包括外壳,一种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音层,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进油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该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能够达到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减震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一般变压器用散热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使得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能够降低片式散热器本体运转所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了片式散热器本体运转所产生的噪音,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式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或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一般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北方冬季取暖的暖气片也叫散热片。散热片在散热器的构成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除风扇的主动散热以外,评定一个散热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散热片本身的吸热能力和热传导能力。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大多减震效果不好,导致片式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一直产生非常大的噪音,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且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了危害,从而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从而降低了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具备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一般变压器用散热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减震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用降噪型片式散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音层,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进油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球,所述减震球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片式散热器本体,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三缓冲垫,所述第三缓冲垫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吸音层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高度为二十厘米,且支柱的直径为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厚度为四厘米,且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第一缓冲垫的顶部并延伸至片式散热器本体的顶部,且进油管的壁厚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为长方体底座,且第二底座为不锈钢底座。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第二弹簧为一组,且两组第二弹簧以片式散热器本体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减震球的数量为二十四个,且每十二个减震球为一组,且两组减震球以外壳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奇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腾奇电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4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