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4329.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晶;阙媛媛;余相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晶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椎管 麻醉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针,包括针座和针管;针座的一端用于与医用药液注射装置连接,针座内部设置有药液通道、活塞通道和储液通道;活塞安装在活塞通道内,活塞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药液通道和储液通道连通;针管安装在针座上,针管的内腔与活塞通道连通,针管与活塞通道的连接点位于药液通道和储液通道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在针座内设置药液通道、活塞通道和储液通道,配合活塞使得针管能够受控的分别与储液通道和药液通道连通,将脑脊液渗出和药液注入这两种过程分开,既能达到暂存脑脊液避免脑脊液滴落的目的,也能避免渗出的脑脊液稀释麻醉药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针。
背景技术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具体是指将局麻药物注入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产生躯体截断性或者节段性阻滞的麻醉方法。在椎管内麻醉操作时,医生手持穿刺针从患者背部下方脊椎处刺入,穿刺针依次经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外腔、蛛网膜和蛛网膜下腔。椎管内麻醉穿刺操作成功的标志之一是脑脊液从穿刺针中渗出,医生从穿刺针中观察到渗出的脑脊液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麻醉药液注入。
在现有技术中,普通穿刺针中渗出的脑脊液需要医生或者护士及时清理,否则可能造成脑脊液滴落影响手术室环境,不够方便。同时,穿刺中末端的空腔内充满脑脊液,对后续的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针,收集并隔离渗出的脑脊液,减少医生在麻醉操作工程中的工作量,同时也能避免渗出的脑脊液与麻醉药物混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针,包括针座和针管;
针座的一端用于与医用药液注射装置连接,针座内部设置有药液通道、活塞通道和储液通道;活塞安装在活塞通道内,活塞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药液通道和储液通道连通;
针管安装在针座上,针管的内腔与活塞通道连通,针管与活塞通道的连接点位于药液通道和储液通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在使用时,医生应保持储液通道的末端朝上,使用顶针将活塞推入活塞通道的底部;穿刺操作完成后,病患渗出的脑脊液经过针管和活塞通道进入储液通道,然后被医生观察;之后,医生将麻醉药液注射装置与针座连接,麻醉药液顶升活塞,将活塞通道内的所有脑脊液挤入储液通道,之后麻醉药液经过活塞通道和针管进入患者体内。在此过程中,渗出的脑脊液一直存储在储液通道内,无需医生额外处理;同时,活塞将活塞通道和储液通道内的脑脊液与来自药液通道的麻醉药液隔离,避免脑脊液稀释麻醉药液。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包括针座本体和盖帽,针座本体的一端用于与医用药液注射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盖帽螺纹连接;药液通道和活塞通道位于针座本体内,储液通道位于盖帽内;这种分体式结构便于针座的加工和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通道的内径小于储液通道和药液通道的内径,避免活塞进入药液通道和储液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盖帽和针座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通道的末端设置有漏斗形的储液腔,用于容纳更多的脑脊液。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腔的顶部设置有盖网,脑脊液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盖网能够一定程度上将脑脊液限制在储液腔内,即使医生偶然触碰造成穿刺针振动也不会滴出储液腔内的脑脊液。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本体和盖帽由透明材料制成,医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活塞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接管,针管安装在接管上,针管通过接管与活塞通道连通;这是分体式结构使得针座能够适配更多型号的针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晶,未经彭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4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加工用的洗砂装置
- 下一篇:用于椎管内麻醉的麻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