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3820.1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于镇玮;仉建军;刘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4 | 分类号: | 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锻机上顶料 液压 装置 | ||
一种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包括呈凸形并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模锻机滑块底面上的顶料油缸缸体,带有进油孔并安装在顶料油缸缸体顶面上的缸盖,带有进油口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缸盖上的管接头,位于顶料油缸缸体内的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顶料轴,套在顶料轴末端上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顶料油缸缸体的中心螺纹孔上的缸堵头,套在顶料轴上并位于活塞与缸堵头之间安放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传动链简单,传动精度高,操作灵活,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顶料效果稳定。可广泛用于模锻机热模锻成形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可广泛用于模锻机热模锻成形过程中。
背景技术
模具上顶料器是模锻生产中顶料用专用装置之一,特别是针对大型模锻机用模具更是不可缺少辅助装置之一。因多数带凹型腔的模锻件在锻造时会粘在上模内,如不能及时取出模锻件,将降低生产效率和影响模锻件性能。目前,模锻机的上顶料装置一般采用机械凸轮式上顶料装置,其原理是:通过连杆左右摆动,带动凸轮旋转来实现顶料梁的向下运动,并带动顶料杆向下运动,从而实现将粘附在滑块下表面的锻件顶出。但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凸轮与顶料梁之间的不断摩擦,导致凸轮、顶料梁的磨损,从而大大降低顶料时的精度,甚至不能实现顶料功能。这样可能造成闷车或破坏模具,提高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二是,该机械式上顶料装置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三是,该结构属组合装置,上模型腔顶料部分是由顶料板与顶料轴通过采用螺栓或过盈配合所组成,模具型腔连接部分易出现强度不足问题。四是,气动顶料装置是靠气体进行推动顶料轴实现顶料。这种结构易出现卸气或空气压缩机压力不足而造成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链简单、传动精度高、操作灵活、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顶料效果稳定的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包括呈凸形并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模锻机滑块底面上的顶料油缸缸体,带有进油孔并安装在顶料油缸缸体顶面上的缸盖,带有进油口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缸盖上的管接头,位于顶料油缸缸体内的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顶料轴,套在顶料轴末端上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顶料油缸缸体的中心螺纹孔上的缸堵头,套在顶料轴上并位于活塞与缸堵头之间安放的复位弹簧。
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其顶料工作原理是:顶料时进油孔进油,与活塞一体的顶料轴顶出,当顶料结束时,顶料轴通过液压缸内复位弹簧自动复位,操作灵活,适合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与传统技术相比,采用液压顶料,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由于顶料轴只在顶料时才从上模腔中伸出并且顶压模锻件,所以顶料轴便不会与锻压件发生摩擦,从而可以延长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由于顶料轴没有摩擦磨损,也可以长期保证顶料效果稳定。
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与传统机械顶料机构相比,采用活塞与顶料轴一体化结构,在同一中心轴线方向,即动力方向与顶料方向一致,推动顶料轴顶料,传动链短,传动链简单,传动精度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模锻机上顶料液压装置,传动链简单,传动精度高,操作灵活,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顶料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3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状COF表层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