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3664.9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多;林罗豪;彭碧辉;朱军;方旭;黄晓湖;虞彭鑫;刘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4;H01H5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接触器 密封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该壳体由外壳、基座和保护罩组成,其中接触器主体安装在基座上,接触器的负载引出端穿过基座底板,进入保护罩中,安装了接触器主体的基座整体嵌套在矩形外壳中,其中基座底板与外壳边缘经封胶加工形成气密性密封结构;保护罩卡扣在外壳外壁上形成接线保护。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密式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满足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采用保护罩,提高了产品接线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具体涉及电气负载控制的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属于电气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永磁式接触器包括电磁工作系统和接触工作系统,通过高低电频转换控制器提供一个闭合脉冲电压,电磁工作系统通电,形成磁场驱动衔铁组件摆动,再带动控制杆推动接触工作系统的动簧片,实现动静触点接触,当脉冲电压消失,由于电磁工作系统中设有永磁体,磁场仍然存在,磁场力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始终保持接触,当需要动静触点分开时,提供一个反向的断开脉冲电压,电磁工作系统反向通电,形成反向磁场,驱动衔铁组件反向摆动,带动控制杆反向拉动接触工作系统的动簧片,动静触点分开,在不需要持续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使产品触头处于接触或断开状态,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目的。
传统的接触器,其工作器件都暴露在大气气氛中,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水份、腐蚀性气体等都会对接触器的触头造成污染,增加触头结炭、打火、拉火,降低了接触器的有效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采用气密式密封结构,大大提高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满足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采用保护罩,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接线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该壳体由外壳、基座和保护罩组成,其中接触器主体安装在基座上,动静簧引出端穿过基座底板进入保护罩中,安装了接触器主体的基座整体嵌套在矩形外壳中,其中基座底板与外壳边缘经封胶加工形成气密性密封结构;保护罩卡扣在外壳外壁上形成接线保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其中基座是由底板、接触工作系统安装台和电磁工作系统安装台组成的一个一体结构的注塑体,底板是矩形结构,其边缘与外壳配合,卡插在所述外壳中,再通过封胶实现密封;其中所述接触工作系统安装台主体设为一个矩形框结构,内部设有长方体结构的静簧安装座与动簧安装座,动簧安装座底部延伸到所述电磁工作系统安装台下部,采用凹凸矩形齿有效增加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电磁工作系统安装台与接触工作系统安装台紧邻,采用半封闭矩形防护结构,两侧壁设有嵌槽作为轭铁安装槽,用作插装所述接触器主体的轭铁,两侧壁上各设一个转轴孔,用作安装转轴;顶部设有一个缺口作为让位口,用作所述接触器主体的衔铁顶端让位,所述基座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增加爬电距离,提高电气绝缘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永磁式接触器密封壳体,其中所述外壳是一端开口的长方体空壳,内孔尺寸与所述基座的底板配合;外壳三个外侧面上各设有一个矩形槽作为定位槽,在所述定位槽底部中间设有一个小楔型方凸台作为卡扣台,与所述保护罩的连接板的卡口配合,实现保护罩与密封外壳的固定,顶端边缘设有卡条,与所述保护罩卡板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3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蒸汽联合发电系统
- 下一篇:新型内外侧电磁加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