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灰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69967.3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刘超;黄慧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25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灰斗,包括分体灰斗、烟气出口。所述组合式灰斗按照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分别布置至少2个以上并列排序的分体灰斗,由多个下灰口卸灰。最后一列分体灰斗布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组合式灰斗可根据灰斗进口跨度大小,调节分体灰斗数量。所述分体灰斗横向连接处高度与烟气出口下缘齐平。所述烟气出口为矩形烟道,在灰斗内烟气出口上方布置三角挡板。所述分体灰斗内壁设有一层耐腐蚀、表面光滑的氟塑料内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适用于大跨度、空间高度小的紧凑型灰斗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适用于大跨度、空间高度小的紧凑型组合式灰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垃圾分类逐步推进,生活垃圾热值明显上升,对于已投运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早已超过最初的垃圾设计热值。因此,需要通过改造焚烧炉增加受热面布置,以提高整体热负荷。对于传统卧式锅炉而言,因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增加水平烟道长度,也就无法有效增设受热面。若将省煤器结构由卧式布置改为立式布置,则可解决受热面布置问题,但由于原有卧式锅炉高度限制,尾部烟道出口跨度大,其下方空间高度小,难以布置传统灰斗,无法保证灰斗有效卸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灰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灰斗,包括分体灰斗、烟气出口,所述分体灰斗按照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分别布置至少2个以上并列排序,每个分体灰斗下部设有下灰口,最后一列分体灰斗布置所述烟气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灰斗根据灰斗进口跨度大小,调节分体灰斗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灰斗横向连接处高度与烟气出口下缘齐平,所述烟气出口为矩形烟道,在分体灰斗内烟气出口上方布置三角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灰斗内壁设有一层耐腐蚀、表面光滑的氟塑料内衬。
本发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组合式灰斗由若干分体灰斗组成,便于运输、安装。
2.所述组合式灰斗可根据灰斗进口跨度大小,调节分体灰斗数量。在相同灰斗斜度的情况下,分体灰斗数目越多,灰斗所需高度越小。该结构既保证了各个分体灰斗具有恰当的斜度,同时又降低了灰斗高度。
3.分体灰斗横向连接处高度与烟气出口下缘齐平,减少烟气阻力,保证烟气能顺畅的流出灰斗。
4.在灰斗内烟气出口上方布置三角挡板,防止烟道积灰。
5.分体灰斗内壁设有一层耐腐蚀、表面光滑的氟塑料内衬,利用其光滑不易积灰的特性,减小摩擦,增强下灰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下灰能力强,适用于大跨度、空间高度小的紧凑型组合式灰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氟塑料内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灰斗,包括分体灰斗1、烟气出口2,按照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分别布置至少2个以上并列排序的分体灰斗1,每个分体灰斗1下部设有下灰口3,通过下灰口3卸灰。最后一列分体灰斗1布置所述烟气出口2。所述烟气出口2为矩形烟道,在分体灰斗1内烟气出口2上方布置三角挡板4。所述分体灰斗1内壁设有一层耐腐蚀、表面光滑的氟塑料内衬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9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