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燃烧常压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69578.0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9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易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雨忻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18;F24H9/2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 代理人: | 胡长民 |
| 地址: | 3418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燃烧 常压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卧式燃烧常压锅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烧器,且水箱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炉体,所述炉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对流管束,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集烟口,所述集烟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灰孔,且集烟口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烟囱,所述炉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片,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该卧式燃烧常压锅炉,通过对流管束的设置,使得该装置的换热面积增大,提高了该装置的换热效率,同时利用导热片将炉体内壁的热量快速导向水体,提高了炉体与水体的换热效率,防止炉体的内壁结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燃烧常压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而无压热水锅炉,也称常压锅炉,是指锅炉顶部通常不承受供热系统的水柱静压力,锅炉本体开孔与大气相通,在任何工况下,锅炉水位线处表压力都为零。
现有的卧式燃烧常压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燃烧器对炉体进行燃烧,再通过炉壁向水体进行换热,这种方法对水体进行传热时速度慢,换热效率低下,同时炉壁热量不能快速传送给水体,使得炉体内壁容易结渣,降低了卧式燃烧常压锅炉使用寿命,导致热量传递速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并且现有的装置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使得靠近水箱内壁的水体热量流失,降低了该装置的换热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卧式燃烧常压锅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燃烧常压锅炉,具备能够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速率以及防止炉壁结渣,提高了炉体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传热时速度慢,换热效率低以及炉体内壁容易结渣,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燃烧常压锅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烧器,且水箱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炉体,所述炉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对流管束,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集烟口,所述集烟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灰孔,且集烟口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烟囱,所述炉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片,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清灰孔左侧的出水口,所述水箱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检测口,且水箱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气口,且水箱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左侧与水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器的右侧穿过水箱的壁面进入炉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对流管束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对流管束分别分布在炉体的上下前后四个面,且四个所述对流管束的右端均与集烟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烟囱的右端穿过水箱的壁面延伸至水箱的外部,且位于水箱外部的烟囱的内腔卡接有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内腔设置有两层气凝胶。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沿着炉体的轴向和径向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片远离炉体的一侧与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表面设置有水位视镜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的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部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卧式燃烧常压锅炉,通过对流管束的设置,使得烟气流出的同时热量被吸收,并通过对流管束与外部水体进行换热,提高了该装置的换热面积,同时通过四组对流管束的设置,使得炉体四周的水体换热均匀,提高了该装置的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雨忻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雨忻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9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