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废弃物生产液体生物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8233.3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2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林;张海鹏;逯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百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57 | 分类号: | C05F17/957;C05F17/964;C05F17/5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物 生产 液体 生物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物生产液体生物肥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固体废弃物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的下方设有将固体废弃物输送至用于将废弃物或者废水进行缺氧处理的缺氧池的传送带,所述缺氧池的后端通过缺氧池输出管与用于对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厌氧反硝化处理的厌氧池连接,所述厌氧池的内部设有用于避免固体物沉积的搅拌装置,所述厌氧池的下部通过厌氧池输出管连接至后端的沉淀池,解决了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只能分开处理,需要多套的处理设备,处理的效率较低,达到了同时对固废和污水进行处理的效果,处理的效率高,可以直接生产液体肥,处理的无害化率高,通过回流等处理手段可以达到较高的废物利用率,提高了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再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物生产液体生物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1711260304.1公开了一种利用菌糠废弃物生产生物肥料增效剂的方法及应用,该生物肥料增效剂是由菌糠废弃物经缺氧发酵而成。本发明所述的菌糠缺氧发酵液可作为微生物肥料的增效剂使用或配施液体菌剂使用,其稀释液在土壤中施用,可以提高促生菌根际定殖数量,促生效果好。本发明缺氧发酵菌糠生产的生物肥料增效剂富含多种有机酸, pH呈弱酸性,总有机酸含量高。本发明以菌糠废弃物生产生物肥料增效剂的生产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利用菌糠废弃物资源,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现有技术中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只能分开处理,需要多套的处理设备,处理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废弃物生产液体生物肥的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只能分开处理,需要多套的处理设备,处理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弃物生产液体生物肥的装置,包括机架及依流水线设于机架上且依次连通的固体废弃物破碎装置、传送带、用于将废弃物或者废水进行缺氧处理的缺氧池、用于对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厌氧反硝化处理的厌氧池、沉淀池,所述缺氧池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水的水管和用于进废水的废水管,所述厌氧池的内部设有用于避免固体物沉积的搅拌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上端设有用于投加稀硝酸使氨氮稳定的酸化投加装置,所述沉淀池上设有输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废弃物破碎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接收斗、设于壳体内连接于接收斗下端的下料斗、设于壳体内连接下料斗的破碎刀、用于驱动破碎刀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刀的下方设有用于控制物料输出量的输出斗,所述输出斗的下端距离传送带的高度为1-3cm。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设于的缺氧池内部的一端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固体物料从传送带上刮下来的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的内部还设有用于对物料和废水的混合液体进行搅拌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由设于缺氧池外部的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池的底部设有用于分离颗粒过大的固体物料的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下端设有控制电磁阀和输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下端设有污泥沉降斗,所述酸化投加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稀硝酸的存储罐和用于控制输入量的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百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百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8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窗遮阳帘滑块和弹片的卡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温经通络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