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5461.5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峰强;占新宇;伍坤;薛志辉;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E02D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套筒 锁定 装置 | ||
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属于桩基加固领域,包括玻纤套筒和自吸式连接装置,玻纤套筒本体为柔性材料制成,弯曲形成筒状结构,相互对接的两侧边缝处装有自吸式连接装置,自吸式连接装置利用磁铁相吸原理自动对位连接。本实用新型玻纤套筒采用自吸式连接锁紧,连接稳定可靠,大大减少了潜水员的水下作业时长,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玻纤套筒加固系统,又称“夹克法”是一种用于水下桩基、墩柱加固修复和防护的加固技术,主要由水下环氧灌浆料和订制玻纤套筒组成,能够在水下作业的情况下完成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多种材质的桥桩修复和加固。现有的水下玻纤套筒在施工时操作繁琐,潜水员的水下作业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且施工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包括玻纤套筒和自吸式连接装置,玻纤套筒本体为柔性材料制成,弯曲形成筒状结构,相互对接的两侧边缝处装有自吸式连接装置,自吸式连接装置利用磁铁相吸的原理自动对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吸式连接装置分为扣片Ⅰ和扣片Ⅱ,扣片Ⅰ由铁质材料制成,扣片Ⅱ上等距离有若干块磁铁嵌入。
进一步地,所述扣片Ⅰ和扣片Ⅱ与玻纤套筒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扣片Ⅰ和扣片Ⅱ与玻纤套筒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扣片Ⅰ与扣片Ⅱ的轴向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下玻纤套筒的锁定装置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施工的。
(1)利用铁质材料预制扣片Ⅰ和扣片Ⅱ,长度比玻纤套筒高度略长。
(2)在扣片Ⅱ上等距离预留几个孔槽,嵌入相同规格的磁铁。
(3)在玻纤套筒的两边缝处分别安装扣片Ⅰ和扣片Ⅱ,两个扣片分别与玻纤套筒的两边通过螺栓连接紧固。
(4)将玻纤套筒撑开并包裹墩柱,套筒的长度在损坏区域上下延长合理长度,下端须先清理桩周平整后再嵌入地基。
(5)通过潜水员将玻纤套筒的两侧边缝吸附闭合,并使用紧固带临时固定套筒。
(6)向水下灌注浆料,待常温下灌浆料固化后,拆除紧固带。
进一步地,所述扣片Ⅰ安装在里侧,扣片Ⅱ安装在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扣片Ⅰ与扣片Ⅱ在玻纤套筒的上下两端采用包边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纤套筒采用自吸式连接锁紧,连接稳定可靠,大大减少了潜水员的水下作业时长,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纤套筒的平面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玻纤套筒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1为玻纤套筒,2为自吸式连接装置,3为扣片Ⅰ,4为扣片Ⅱ,5为磁铁,6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5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水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10kV开关柜局部放电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