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5151.3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龚斌辉;孙仁于;严胜利;林张立;葛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27/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安全阀长期使用的稳定性不好等问题。本安全阀,包括阀体、阀帽、密封座、锁帽、阀杆和止水座,阀杆外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上端抵靠在锁帽上,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止水座上,在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座抵靠在阀腔的腔壁上并形成密封,止水座上设置有固定孔,阀杆下端的外侧面上具有凸出的挡凸,阀杆的下端穿设在固定孔内且挡凸的外侧面与固定孔的孔壁面紧配合固定,固定孔的孔壁面上设置有挡肩,挡凸的上端面抵靠在挡肩上,锁帽的下端面上具有挡环和导向环,锁帽下端面处位于挡环和导向环之间形成定位槽,弹簧的上端套设在导向环上并嵌入到定位槽内。本安全阀能够提高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控制管道内介质的,具有可动机构的机械产品的总体。安全阀是启闭件处于常闭状态,当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的阀门。
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电热水器安全阀[申请号:CN00251325.0;公告号:CN2438894Y],包括带有进水腔和泄压腔的阀体,分别装在进水腔和泄压腔内的单向进水阀和泄压阀,泄压阀密封在进水腔与泄压腔的通道处,在泄压阀的拉杆端部装有提升拉杆泄压的手动机构;泄压阀由橡胶膜、密封底座、拉杆、复位弹簧及抵压复位弹簧的调整帽组成,橡胶膜呈碗状形,其碗边被固定在阀体内壁的凸台上,拉杆底端固定在橡胶膜和密封底座上,并使其顶压在进水腔与泄压腔通道口上。手动机构包括装在阀体上的泄压座,套在泄压座上的旋钮,将旋钮卡定在拉杆上滑旋的卡簧,旋钮内壁设有圈台,圈台面为三个呈周期排列的锯齿波面,泄压座相对圈台面设有三个支点,转动旋钮,锯齿波面在支点的作用下,使旋钮螺旋上升,并带动拉杆提升。
安全阀手动泄压时,转动旋钮使拉杆提升,橡胶膜和密封底座不能顶压在进水腔与泄压腔通道口上,水从进水腔进入泄压腔后排出阀体,实现手动泄压。放开旋钮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拉杆自动复位,橡胶膜和密封底座重新顶压在进水腔与泄压腔通道口上实现密封,此处安全阀处于能够自动泄压状态。安全阀处于能够自动泄压状态时,当进水腔内的水压大于复位弹簧的压力即安全阀阈值时,水将橡胶膜和密封底座顶起,使进水腔和泄压腔连通,实现泄压,保证管道中的水压处于安全值;当进水腔内的水压小于复位弹簧的压力即安全阀阈值时,橡胶膜和密封底座顶压在进水腔与泄压腔通道口上进行密封。泄压阀内的碗状形橡胶膜将泄压腔分隔成排水腔和阀腔,使得泄压阀与水隔离,既防止了水介质对复位弹簧的腐蚀,又提高了安全阀的密封性;而手动机构采用泄压后自动复位的机构,避免了安全阀使用不当引起的泄漏现象。在安全阀出厂之前,需要对安全阀的阈值进行测定并将安全阀阈值调整到符合技术要求。一般通过旋转调整帽进行调整,调整帽螺纹连接在泄压座上,转动调整帽就能够使复位弹簧的压缩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复位弹簧对橡胶膜和密封底座的压力。当调整帽向下移动时,复位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安全阀阈值增加;当调整帽向上移动时,复位弹簧伸长,安全阀阈值降低。
在手动泄压、自动泄压和安全阀阈值调整过程中,弹簧都会发生伸缩,如果复位弹簧的上端在安装时发生了歪斜而与泄压座的螺纹孔发生接触,那么复位弹簧在伸缩过程中其上端会与泄压座之间产生摩擦磨损,从而影响复位弹簧的使用性能,使得安全阀阈值发生变化并影响安全阀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安全阀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5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