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4218.1 | 申请日: | 201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刘能攀;钟逊超;黄后传;李春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容 圆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采用圆形排列的型腔板,使中心浇道至各型腔板的距离相同,而且距离最短,采用这种采用圆形排位可大大提高模面利用率,最短距离的分流道使得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而且也使中心浇道处的注射压力损失小,模具精度得以提升,各型腔板产出的产品品质相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
背景技术
安规电容塑壳即符合安全要求的规定的电容塑壳,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安规电容塑壳成型模具都是采用矩阵型排列,即各型腔板放置呈矩阵型排列,浇道口设置在矩阵型排列的某一侧边上,采用这种结构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以下缺点:流道废料往往占比高,不容易做到流道平衡,流道压力损失大、占用面积大导致多穴模具较大,对参数波动敏感,模具中心射嘴温度高,会有远近差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一出多穴模具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包括型腔板、中心浇道和分流道;所述的型腔板呈圆形排列,所述的中心浇道位于型腔板圆形排列的圆中心位置,分流道连接着型腔板与中心浇道,分流道呈伞形辐射开,各分流道的长短距离相同,即中心浇道到各型腔板的距离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采用圆形排列的型腔板,使中心浇道至各型腔板的距离相同,而且距离最短,采用这种采用圆形排位可大大提高模面利用率,最短距离的分流道使得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而且也使中心浇道处的注射压力损失小,模具精度得以提升,各型腔板产出的产品品质相同、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包括型腔板1、分流道2和中心浇道3。型腔板1呈圆形排列,中心浇道3位于型腔板圆1形排列的圆中心位置,分流道2连接着型腔板1与中心浇道3,分流道2呈伞形辐射开,各分流道2的长短距离相同,即中心浇道3到各型腔板1的距离相同。采用圆形排列,使各分流道2的长度相同,而且也使得各分流道2的距离最短,这样可以减少中心浇道3至型腔板1过程中的注射压力损失,模具精度得以提升。采用这种采用圆形排位可大大提高模面利用率,最短距离的分流道使得减少了废料的产生,各型腔板产出的产品品质相同、稳定。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安规电容塑壳圆形排位结构采用圆形排列的型腔板,使中心浇道至各型腔板的距离相同,而且距离最短,采用这种采用圆形排位可大大提高模面利用率,最短距离的分流道使得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而且也使中心浇道处的注射压力损失小,模具精度得以提升,各型腔板产出的产品品质相同、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在此基础之上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松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4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向器及拉线换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逐根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