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4055.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邹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白云山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H05B3/40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周小涛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配合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其发热管中间区域形成为装配区域,水管嵌于发热管中间的装配区域内,发热管与水管的截面形状呈互补的梯形状,在使用时,先将水管嵌于发热管的装配区域,由于发热管与水管的截面形状呈互补的梯形状,所以发热管与水管就能紧密配合起来,发热管与水管不会产生滑动位移,工人无需过多操作就能将发热管与水管定位配合起来,方便下面的焊接工序,且发热管与水管配合起来后,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大,热传递效率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
背景技术
在水加热发热管的生产中,要将水管和发热管之间焊接起来,所以在焊接前要将水管和发热管配合起来,但在配合U型的水管和发热管时,由于水管和发热管的管体截面形状呈圆形,所以导致水管和发热管之间滑动位移,定位不容易,工人难以操作,会产生焊接不良且接触面过少,热传递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U型的水管和发热管配合时,水管和发热管之间滑动位移,定位不容易,工人难以操作,会产生焊接不良且接触面过少,热传递效率也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为U型管,所述发热管的两端镜像向外部折弯,所述发热管中间区域形成为装配区域,且发热管两端朝向装配区域的边缘呈圆弧过渡;水管,所述水管为U型中空管,所述水管嵌于发热管中间的装配区域内,所述发热管与水管的截面形状呈互补的梯形状。
所述的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其中,所述水管嵌于发热管的装配区域后,所述水管上表面不凸出于发热管上表面。
所述的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的两端还连接有引线柱。
所述的一种便于配合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和水管为铝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先将水管嵌于发热管的装配区域,由于发热管与水管的截面形状呈互补的梯形状,所以发热管与水管就能紧密配合起来,发热管与水管不会产生滑动位移,工人无需过多操作就能将发热管与水管定位配合起来,方便下面的焊接工序,且发热管与水管配合起来后,两者之间的接触面大,热传递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热管与水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热管与水管配合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发热管1、水管2、装配区域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白云山电热器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白云山电热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4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改造用的新型连锁铺路石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联轴器安装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