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2968.5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鲍小静;周睿;黄金凤;谭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5 | 分类号: | A61B17/285;A61B17/2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用上 颌窦钳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窦钳组件和吸液组件,所述窦钳组件包括固定手持部,所述固定手持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手持部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手持部,所述活动手持部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拉动杆的一端,所述拉动杆收容于所述固定管的内部;通过使用者不断的重复活动手持部和固定手持部的合拢或者分开,带动拉动杆的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抽吸塞的左右移动,实现抽吸塞在主管的内部重复抽吸,进而通过橡胶斗对液体进行不断的抽吸并通过引导管和第二单向阀实现外排,抽取液体快速恢复手术的视野,便于后续的手术,且无需进行窦钳的重复多次深入病处,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
背景技术
上颌窦病变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患者头疼、头昏,当病变迁延到鼻腔时,常常出现鼻塞等症,属鼻内窥镜常规手术,但由于病灶位置隐蔽,手术操作往往困难。
目前在通过上颌窦钳对在病人进行手术时,病人体内出血或者有其他的体液出现时,需要将其从病人患处取出,并将体液进行引流、擦拭,避免影响手术的进行视野,然后再次将上颌窦钳伸入患病处进行手术,如此反复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旨在解决通过上颌窦钳对在病人进行手术时,病人体内出血或者有其他的体液出现时,需要将其从病人患处取出,并将体液进行引流、擦拭,避免影响手术的进行视野,然后再次将上颌窦钳伸入患病处进行手术,如此反复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窦钳组件和吸液组件,所述窦钳组件包括固定手持部,所述固定手持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手持部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手持部,所述活动手持部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拉动杆的一端,所述拉动杆收容于所述固定管的内部,上剪刀和下剪刀的一端均通过固定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管一端,所述下剪刀的下侧通过连接片转动连接于所述拉动杆的另一端;所述吸液组件包括主管,所述主管收容于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所述主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有橡胶斗,所述主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主管的另一端内部滑动设置有抽吸塞,所述抽吸塞和所述拉动杆转动连接于杠杆的两端,所述杠杆的中点处转动连接并贯穿主管的外壁,所述主管的下端连通有引导管且所述引导管位于所述固定手持部的内部,所述引导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橡胶斗位于所述上剪刀和所述下剪刀的下方,且所述橡胶斗的直径与所述固定管相同。
优选的,所述橡胶斗的底面设置为倾斜,且所述主管连通于底面的最低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方向均为液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单向阀方向为所述主管设置所述橡胶斗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所述第二单向阀方向设置为所述引导管的上端流向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均由圆环、圆球、弹簧以及支撑杆组成,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圆球,所述圆球抵持于所述圆环的内部,且所述圆环和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连接于所述主管和所述引导管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抽吸塞设置在所述引导管和所述主管连通口的远离所述橡胶斗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主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拉动杆的直径,且所述拉动杆位于所述主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手持部的外壁,所述引导管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外接液体收容管的对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2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产品的冷却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脑电帽的自适应电极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