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外圆锥面铰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2564.6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7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冯胜球;夏忠;吴衍军;袁军;侯建锦;刘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胜球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圆锥 面铰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外圆锥面铰修装置,包括外圆铰刀和外护套,所述外圆铰刀的内部设置有圆锥形铰刀槽,所述圆锥形铰刀槽内设置有若干刀齿,且若干刀齿绕圆锥形铰刀槽一圈均匀分布;所述外圆铰刀镶嵌安装于外护套内,且所述外圆铰刀与外护套上设置有吻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固定安装有螺丝,所述外护套的末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设置有外六角头;本实用新型可对机器人点焊电极外圆锥面进行铰修,从而修复电极锥度接触面,使电极与电极帽可完全密封连接,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备成本低,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整体式外圆锥面铰修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点焊是靠电极压紧工件并传导电流发热对钢材焊接,电极内要循环水冷却,电极帽与电极靠锥度连接密封冷却水,电极帽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修磨,且修磨几次后就需要更换。每次更换电极帽都会对电极有一点磨损,多次更换电极帽后,电极磨损严重,导致电极与电极帽之间的锥度连接不能密封冷却水或掉电极帽,影响正常生产,一般电极修复需要车床和专用夹具,很多汽车厂没有这些设备只能更换电极,电极成本平均三千元左右一个,增加了汽车制造成本。
外圆铰刀为一种零件修复工具,但现有修复外圆铰刀为分体式,且加工直径均在20毫米以上,而现有汽车厂的机器人点焊电极都在20毫米以下无法加工,同时现有修复外圆铰刀只能修复圆柱体,无法加工修复圆锥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外圆锥面铰修装置,能对电极外圆锥面铰修,修复电极锥度接触面到密封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体式外圆锥面铰修装置,包括外圆铰刀和外护套,所述外圆铰刀的内部设置有圆锥形铰刀槽,所述圆锥形铰刀槽内设置有若干刀齿,且若干刀齿绕圆锥形铰刀槽一圈均匀分布;所述外圆铰刀镶嵌安装于外护套内,且所述外圆铰刀与外护套上设置有吻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固定安装有螺丝,所述外护套的末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设置有外六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螺纹孔对称分布于外圆铰刀和外护套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圆铰刀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对机器人点焊电极外圆锥面进行铰修,从而修复电极锥度接触面,使电极与电极帽可完全密封连接,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备成本低,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视图;
其中:1、外圆铰刀;2、外护套;3、螺丝;4、圆锥形铰刀槽;5、刀齿;6、连杆;7、外六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整体式外圆锥面铰修装置,包括外圆铰刀1和外护套2,外圆铰刀1的内部设置有圆锥形铰刀槽4,圆锥形铰刀槽4内设置有若干刀齿5,且若干刀齿5绕圆锥形铰刀槽4一圈均匀分布;外圆铰刀1镶嵌安装于外护套2内,且外圆铰刀1与外护套2上设置有吻合的螺纹孔,螺纹孔内固定安装有螺丝3,外护套2的末端设置有连杆6,连杆6的末端设置有外六角头7。
外圆铰刀1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其硬度高,使外圆铰刀1可多次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胜球,未经冯胜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2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ASB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横机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