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0499.3 | 申请日: | 2019-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先忠;张瑞华;张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1D46/1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工业 固体废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箱与第二处理箱,所述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均为密闭空腔,所述第二处理箱的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之间固定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箱与第二处理箱之间设有多个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承托块,所述承托块内设有承托槽,所述第一处理箱内设有置物柱,所述置物柱的一端延伸至承托槽内,本装置底部还设有排渣机构。该高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装置提高了固体废物的处理效率,且拆卸操作简单,避免了装置内部废物残留,提高了固体废物的处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物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处理、或加以利用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还有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成分复杂的特点。因此处理工作的重点是按废物的不同特性分类收集运输和贮存,然后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尽量变废为宝。现有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是将处理药剂与固体废物进行反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收集吸收处理,增加了处理时间,导致处理效率不高,且处理装置拆卸也不方便,导致内部有废物与废气残留,影响后续固体废物的处理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是将处理药剂与固体废物进行反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收集吸收处理,增加了处理时间,导致处理效率不高,且处理装置拆卸也不方便,导致内部有废物与废气残留,影响后续固体废物的处理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箱与第二处理箱,所述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均为密闭空腔,所述第二处理箱的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之间固定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箱与第二处理箱之间设有多个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承托块,所述承托块内设有承托槽,所述第一处理箱内设有置物柱,所述置物柱的一端延伸至承托槽内,所述置物柱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置物柱的外侧套设有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与置物柱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置物柱内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置物柱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置物槽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置物柱的上方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处理箱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一处理箱内顶端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废气处理机构与进料机构,所述第二处理箱的下端连接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下端贯穿第二处理箱并连接有排渣阀;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隔板与第一处理箱并连接有排液阀,所述第一处理箱的外侧壁扇上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放置有储液池,所述储液池位于排液阀的下方,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缺氧泵。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固定杆与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依次贯穿两个固定块并与固定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套设在固定杆的外侧,且固定环与固定块相抵。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叶与两个固定套,所述搅拌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为U型结构,所述搅拌叶套设在搅拌杆上,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与搅拌叶的两侧相抵,且固定套与搅拌杆之间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0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数控车床的XY工作台装置
- 下一篇:地铁信号设备检修用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