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种植种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9431.3 | 申请日: | 2019-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祥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生态 修复 种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种植种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底端均固接有浮箱,所述浮箱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浮箱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间固接有保险杠,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间固接有防水罩。该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种植种养装置,通过螺旋齿,转动摇杆通过第一横轴带动第一转浆在水内转动,使该装置具有前进的动力,当需要调节方向时只需转动其中一个摇杆即可,第二横轴带动螺旋齿转动使种子可以均匀的撒在水里,对黑臭水的生态进行修复,解决了现有的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时,不能使植物均匀的生长在水内,且对黑臭水生态修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种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种植种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修复污染的黑臭水体使其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在众多修复工艺中,生态修复借助生物的力量去修复环境,且未带入二次污染物,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水生植物,高等水生植被恢复、草型生态系统构建已被认为是水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水生植物恢复中沉水植物先锋种恢复是重点,沉水植物先锋种不仅能通过生长吸收减少水中营养盐含量,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使水体中溶氧和PH值发生变化来提高氮磷的去除效率,改善水体环境,但是现有的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时,不能使植物均匀的生长在水内,且对黑臭水生态修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种植种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时,不能使植物均匀的生长在水内,且对黑臭水生态修复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种植种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底端均固接有浮箱,所述浮箱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浮箱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间固接有保险杠,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间固接有防水罩,所述浮箱的内侧安装有撒料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中间固接有座椅。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竖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横轴、第二转浆和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竖轴与左右两侧的浮箱转动相连,两个所述竖轴的底端外壁均套接有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均与第四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四齿轮的中间内壁均固接有第二横轴,所述第二横轴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二轴承与浮箱的下方左右两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横轴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套接有第二转浆。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浆均以底板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横轴、第一轴承、第一齿轮、第一转浆和摇杆,两个所述第一横轴的外壁均通过第一轴承与左右两侧浮箱的上方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横轴的两侧外壁均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一横轴的两侧外壁均固接有第一转浆,所述第一横轴的里侧外壁均固接有摇杆。
优选的,所述撒料机构包括容器、种子、管道、横管、横杆、螺旋齿和出口,所述容器的内壁与种子间隙配合,所述容器的底端中间固接有管道,所述容器与管道相连通,所述管道的上方外壁与底板的左侧过盈配合,所述管道的底端固接有横管,所述管道与横管相连通,所述横管的左右两端固接在浮箱的内侧外壁中间,所述横管的内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固接在第二横轴的两端,所述横杆的中间外壁套接有螺旋齿,所述螺旋齿的外壁与横管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横管的右侧底端固接有出口,所述横管与出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直径为5-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祥,未经赵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9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衡车
- 下一篇:一种河道垃圾收集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