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交流多功能环保还原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8998.9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5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世林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1/24;C22B13/02;C22B11/02;C22B19/00;C22B23/02;C22B34/32;C22B47/00;F27D11/10;H05B7/109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覃永峰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交流 多功能 环保 还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相交流多功能环保还原炉,包括导电系统、炉体、电极升降系统、造球系统和鼓风系统;炉体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有低熔点金属排出口、出铁口、出渣口和空气喷嘴,炉底耐火材料层内部有水平的低熔点金属汇流槽,汇流槽以上的耐火材料层为多微孔耐火材料,汇流槽以下的耐火材料层为高密度耐火材料;造球系统位于炉口侧上方,制成的圆球直接进入炉膛内,炉内部反应生成的CO在鼓风系统吹入的空气助燃下,直接在炉膛内部的炉料中燃烧,对入炉的圆球和炉料进行烘干、烧结。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相交流多功能环保还原炉具有电效率和热效率高、投资少、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还原回收环保粉尘、粉泥中的金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综合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三相交流矿热还原炉,具体是一种三相交流多功能环保还原炉。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金企业环保回收粉尘中含有大量的Fe、Zn、Pb、Ni、Cr等金属元素,现有技术是将这些粉尘重新烧结、造块(制球)再送回高炉、电炉或转炉冶炼。在这些方法中,烧结需要消耗大量的焦粉和点火能源,除了设备投资大、生产流程长、能耗高,在烧结过程还重新产生SO2和无组织粉尘外排;造块一方面需要使用数量较多的粘结剂,除了造块成本高、设备投资大外,还导致粉尘品位下降,无形中又增加后续处理的能耗和处理量,另一方面造块流程长,其工序扬尘点多且呈分散无组形式,常常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在湿法冶金中在电解槽阳极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阳极渣,这些阳极渣除了含有一定的电解产物的氧化物外,还含有大量Pb、Zn、Ni、Mn和少量的Ag元素,这些阳极渣因含有Pb而列入危险废物。现有技术对这些的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是停留在湿法浸出分离、内部循环层面上。
现有技术制造的半密闭矿热炉主体包括炉体、导电系统和电极把持系统和升降系统,其炉膛浅、料层薄,反应生成的CO气体未能与炉料中氧化物反应在炉就到达炉口被空气氧化直接燃烧,燃烧放出巨大能量直接被烟气带走无法利用;密闭矿热炉虽然回收了反应生成的CO气体,但回收利用的投资大、占地面积多、回收过程安全隐患大;这类装备难以适应粉料和环保回收料再利用的需要。
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火法冶金行业和湿法冶金产生的粉尘和危险废物开路治理问题,采用内循环方式回收利用除了能耗高、投资大、过程成本高、产生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外,其存在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重金属、危险废物和粉尘累积,最终将影响到企业持续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交流多功能环保还原炉,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企业提供一种流程短、造价低、过程无二次污染、节能环保的开路处理,能回收粉尘中铅、银、锌、镍、铬、锰等金属氧化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三相交流多功能环保还原炉,包括炉体、导电系统、电极升降系统、造球系统和鼓风系统;所述电极升降系统位于炉体侧面,所述导电系统位于炉膛和电极升降系统的正上方,导电系统的电极则竖直伸入炉膛内;所述炉体由炉壳、耐火材料和炉膛构成;所述炉壳呈有底无盖的圆桶状,底板和圆周板均用钢板制成,圆周板与底板固连;所述炉体从外到里依次是炉壳圆周板、耐火材料、炉膛;所述炉体从下到上依次为炉底板、耐火材料、高密度耐火材料、低熔点金属汇流槽、多微孔耐火材料、炉膛;所述炉壳圆周板及其内部紧贴的耐火材料由下向上依次有低熔点金属排口、出铁口、出渣口、空气喷嘴;所述导电系统包括导电铜排、电极夹紧装置和电极;所述导电铜排的一端与变压器输出铜排滑动接触,导电铜排的另一端与电极夹紧装置固连;所述电极夹紧装置通过压紧机构将电极夹紧;所述导电系统通过绝缘件固连在升降系统上,与升降系统同步上升或下降;所述造球系统位于炉体的炉口侧上方。
优选地,所述导电铜排为水平放置的“T”形,所述的“T”形的一横与变压器输出端的铜排滑板滑动接触,所述“T”形铜排的一竖的一端与“T”形铜排的一横固接,另一端与电极夹紧装置固接;所述“T”形铜排的一竖中部通过绝缘元件与竖直电极升降系统的顶杆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世林,未经曾世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8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油田固井枪身的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中药饮片加工用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