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旱区的多层植物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8405.9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姝;祁萌;吕国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28 | 分类号: | A01G9/28;A01G13/00;A01G17/14;E03B3/02;E03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旱区 多层 植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干旱区的多层植物架,包括第一层植物架、第二层植物架、集水空心支柱;第二层植物架直径大于第一层植物架;所述第一层植物架包含集水区域、植物网托区域、缓释植物肥料;所述集水区域立面每隔3cm设金属薄片,所述植物网托由绳索交叉布置形成网状空间;所述第二层植物架为中空结构,包含集水区域、空中植物种植床;所述空中种植床位于植物架中部,高度低于集水区高度;所述集水空心支柱分上下两组,为中空结构,连接土壤。本实用新型可扩大植物覆盖面积,满足植物种植与景观展示需求;平时植物架上金属薄片助于冷凝作用产生水源,雨天时采集雨水,汇集的水流经空心支架流向土壤灌溉植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垂直绿化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区的多层植物架。
背景技术
园林垂直绿化是在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进行栽植,依附或铺贴的绿化方式。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接近60%,缺乏绿地的城市硬化环境不断增加,同时,全球气候变化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负担,给人类生理、心理带来隐患,如何提升环境绿化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上,我国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特殊,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其绿地环境建设相较于其他地区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要求。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对植物种植与绿地环境营造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如水资源缺乏难以满足园林植物生长需求、以针叶植物为主遮荫效果较弱、园林植物的施肥管理较为困难、气候适应性的垂直绿化设施种类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产生水分、收集雨水、扩大植物遮荫面积、肥料缓释、植物种植与植物展示的多层植物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干旱区的多层植物架包含第一层植物架、第二层植物架、集水空心支柱;所述第一层植物架,包含集水区域、植物网托区域、缓释植物肥料;所述第二层植物架为中空结构,其整体直径大于第一层种植架,距离第一层植物种植层30cm~50cm,包含集水区域、空中植物种植床;植物架上均涂有防晒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区域立面每隔3cm设置金属薄片,利用冷凝作用产生水分,水流汇入集水空心支柱。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网托由绳索交叉布置形成网状空间,供植物枝条铺陈与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空中植物种植床位于第二层植物架中部,高度低于集水区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空心支柱分上下两组,分别位于第一层植物架与第二层植物架下部,为中空结构,用于水流通过后流向土壤。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植物架上植物以藤本植物为主,包括但不限于三角梅;空中种植床以小型耐旱植物为主,包括但不限于景天科植物。
本实用新型优点:
(1)双层植物架可提升植物覆盖面积,更好的发挥植物遮荫降温功能。
(2)两层植物彼此互不打扰,可根据环境种植不同植物,满足多方位立体种植需求与植物景观展示需求。
(3)植物架上金属薄片构造在温差大的区域可通过冷凝作用从自然界获取水源,集水区收集冷凝水流与平时雨水,水流经集水孔、联通的中心支柱流入土壤,补充土壤水分,维护植物生存。
(4)第一层植物架网托构造与集水区的漏斗状构造利于植物散热,植物架表面隔热涂料可有效缓解植物被烫伤,从而综合减少干旱区环境对植物枝叶的损伤。
(5)第二层支架设置空中植物种植床,其间种植小型耐旱植物,可增加立体绿化量,促进生物微型循环系统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8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