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5945.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梅;刘浩坤;叶光强;周庆玲;张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术后 红光 治疗 遮蔽 装置 | ||
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包括颈部垫板和颈部遮蔽架,颈部垫板的顶面中部设有颈枕,颈部垫板的顶面两侧边沿前后方向并排等距开设有若干插孔,颈部遮蔽架包括四条支腿,四条支腿的下端设有插杆,四条插杆插设在颈部垫板的插孔内,其中后侧两条支腿之间设有挡板,挡板的下部开设有缺口,缺口边沿以及挡板的下侧边均设有软垫,挡板的前侧面位于缺口的正上方水平连接有两根鹅颈管,两根鹅颈管前端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同一短套,两根鹅颈管的下侧均连接有遮光布,两块遮光布的侧边均设有若干磁铁,两块遮光布的下部内沿水平面缝有支撑条;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红光照射,减少患者面部烧灼感,不影响患者休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红光是指通过特殊的滤光片得到波长600-700nm为主的红色可见光,该波段红光对人体穿透深,疗效好;红光治疗仪的治疗机理是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细胞中线粒体对红光的吸收最大,在红光照射后,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原含量、蛋白合成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颈部术后为了促进切口愈合需要进行红光治疗,红光治疗每8小时一次,一次30-60分钟,在进行红光治疗时局部皮肤温度较高,温度可高达40℃-50℃,由于没有采用遮光措施,所以患者面部常常受红光照射而感到烧灼及干燥,而且夜间进行红光治疗时还会影响患者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采用该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红光照射,减少面部的红光照射,不影响患者休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包括颈部垫板和颈部遮蔽架,颈部垫板的顶面中部设有颈枕,颈部垫板的顶面两侧边沿前后方向并排等距开设有若干插孔,颈部遮蔽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颈部遮蔽架包括四条支腿,四条支腿的下端设有插杆,四条插杆插设在颈部垫板的插孔内,其中后侧两条支腿之间设有挡板,挡板的下部开设有缺口,缺口边沿以及挡板的下侧边均设有软垫,挡板的前侧面位于缺口的正上方水平连接有两根鹅颈管,两根鹅颈管前端均设有外螺纹,两根鹅颈管前端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同一短套,两根鹅颈管的下侧均连接有遮光布,两块遮光布的侧边均设有若干磁铁,两块遮光布的下部内沿水平面缝有支撑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颈部垫板的顶面中部设有颈枕,可使患者的颈部垫高,方便手术切口的暴露;颈部垫板的顶面两侧边沿前后方向并排等距开设有若干插孔,可调整颈部遮蔽架的插设位置,便于红光对患者手术切口的精确照射;使用时,旋拧两根鹅颈管前端的短套,使两根鹅颈管的前端分离,然后将红光治疗仪头端从两根鹅颈管围成的开口插入遮光布内,再将两根鹅颈管前端通过短套连接在一起,再将两块遮光布侧边相对侧的磁铁对合即可;两块遮光布的下部内沿水平面缝有支撑条,将遮光布撑开,防止遮光布贴合手术切口,使手术切口受到感染。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红光照射,减少患者面部烧灼感,不影响患者休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部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部遮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人民医院,未经东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颈部术后红光治疗用遮蔽装置
- 下一篇:园林种植用挖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