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55424.6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兵;苑庆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小兵;苑庆贺 |
| 主分类号: | B29C65/10 | 分类号: | B29C6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材料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由于采用的是电热棒且为内嵌形式,使得电热棒与流动的空气基本不接触,其使用寿命更加长,大大提升了产品效能,更换配件周期可以大幅度降低;采用本体发热,无需水冷系统,大大降低了使用和安装以及配件成本,由于热量被利用的更加彻底,也大大降低了能源损耗;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包括有一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可左右移动;可以方便的实现表面可融材料贴合的自动化作业,将表面可融材料方便的贴合在一起,另外,省去了水冷循环设计,更加环保和节能;采用新型的热熔装置,体积更小,热能效更高,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
背景技术
表面可融材料是指表面可以微融进行贴合的材料,例如珍珠棉、EVA、EPS等等。由多片表面可融材料进行贴合组成立体的包装保护外壳,对商品进行保护,形成表面可融材料保护外壳的方式一般为将单个表面可融材料片的一面加热至微融状态后贴附于另一片表面可融材料片上,或两片表面可融材料的相邻的一侧面均加热至微融,按照该方式依次进行贴合,形成多层表面可融材料片组合成的表面可融材料保护壳。
现阶段,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上采用的加热方式均为电阻丝加热,通过吹风后实现热风的输出对表面可融材料片进行加热微融,而该方式有众多弊端,例如:1、电阻丝直接裸露在空气中,造成电阻丝过易氧化,造成加热体的寿命严重不足。2、由于电阻丝的加热持续性,需要给予加热体进行水循环的冷却,又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3、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又造成整机的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包括有一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可左右移动;还包括有一个下压辊以及一个热熔装置,所述热熔装置用于吹出热风使得表面可融材料贴合面微融;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还包括有一个倾斜设置的载物托板,载物托板位于热熔装置的上方,用于暂放表面可融材料。
其中,所述热熔装置下方设有可使得热熔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热熔装置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可以上升或下降。
其中,还包括有使得下压辊可上升或下降的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将下压辊下降或升起。
其中,还包括有滑轨,所述载物平台与滑轨轨道连接,还包括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用于推动载物平台左右移动至下压辊以及一个热熔装置下方。
其中,还包括有驱动下压辊转动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下压辊转动。
热熔装置包括有一本体,所述本体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的发热体容纳腔道,所述发热体容纳腔道内可设有发热体;所述本体上还贯穿有至少一个的风道;还包括有一个包裹本体的整流外壳,所述整流外壳一端为出风开口,另一端为进风开口。
其中,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螺丝孔。
其中,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所述发热体容纳腔道内的发热体为电热棒;所述本体为金属的本体或石墨的本体。
其中,发热体容纳腔道为多个,多个发热体容纳腔道组成一排发热体容纳腔道;风道为多个,多个风道组成两排风道;一排发热体容纳腔道位于两排风道间。
其中,所述整流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小兵;苑庆贺,未经于小兵;苑庆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5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限高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散热通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