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弹道数据采集的抗过载供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771.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9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朱立华;王宇;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4 | 分类号: | H02M3/04;H01H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弹道 数据 采集 过载 供电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外弹道数据采集的抗过载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机械开关电路、加速度计开关电路、或门、继电器、DC‑DC电路;供电电路用于在过载状态下输出稳定电压,为机械开关电路、加速度计开关电路、或门、继电器供电;机械开关电路,用于在过载条件下通过切断导线的方式触发RC延时电路,延时过后输出;加速度计开关电路,用于在过载条件下以输出脉冲的方式触发RC延时电路,延时过后输出电压;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机械开关电路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或门输出端接触发继电器;所述DC‑DC电路,用于将继电器输出的电压升压,为位姿测量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压;本实用新型可保证供电系统电压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外弹道数据采集的抗过载供电模块。
背景技术
智能弹药通过获取本身的角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数据,解算自身的姿态及位置信息,送入控制系统实现增程、精确打击等功能。在研发测试阶段,需要使用测量系统对智能弹药的外弹道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
MEMS惯性传感器是测量系统的核心部件,测量系统在智能弹药发射产生的过载情况下上电工作,它内部的MEMS惯性传感器的结构将被破坏,导致测量系统无法准确获取外弹道数据。另一方面MEMS惯性传感器在上电工作之前处于锁定状态,该状态下MEMS惯性传感器能够承受非常高的过载冲击。因此带有MEMS惯性传感器的位姿测量系统需要在炮弹出膛后上电工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抗过载非接触式的供电模块,在炮弹出膛以后对测量系统供电。另外,智能弹药的实弹实验成本较高,需要提高供电模块的可靠性。由于锂电池受到过载冲击可能在短暂时间内出现电压被拉低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路保证供电电压始终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弹道数据采集的抗过载供电模块,以解决在智能弹药发射时,测量系统在过载冲击下内部器件受到破坏的问题,保证供电系统电压稳定。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外弹道数据采集的抗过载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电路、机械开关电路、加速度计开关电路、或门、继电器、DC-DC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在过载状态下输出稳定电压,为机械开关电路、加速度计开关电路、或门、继电器供电;
所述机械开关电路,用于在过载条件下通过切断导线的方式触发RC延时电路,延时过后输出;
所述加速度计开关电路,用于在过载条件下加速度计模块输出脉冲的方式触发RC延时电路,延时过后输出;
所述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机械开关电路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或门输出端接触发继电器;所述或门任一输入端为高电平时都将触发继电器闭合,使继电器输出所需电压;
所述DC-DC电路,用于将继电器输出的电压升压,为位姿测量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压,作为位姿测量系统的电源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通过智能弹药发射时的过载触发开关电路,使电源模块在智能弹药出膛以后对外供电。
(2)通过使用加速度计开关与机械开关两种开关的方式,提高触发的可靠性。
(3)通过锂电池与电容并联的方式,使供电电压在过载条件下输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供电模块原理框图。
图2为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机械开关原理图。
图4为机械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速度计开关原理图。
图6为两开关触发继电器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降噪型转笼式软胶囊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盾牌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