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玉米种子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3961.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利东;贾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丰汇达粮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蔡阳林 |
地址: | 16285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玉米种子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玉米种子培养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透气圈和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内部设置了分隔装置,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相插接组成四个培养空间,当实验人员要将培养容器拿出记录数据时可直接将分隔装置拿出,不需要一个个拿出影响实验效率,达到了一次性拿出培养器皿,提高实验效率,而且当土壤在出水口堆积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向右端拉动拉动绳,拉动弹簧左端设置的不锈钢球,松开拉力绳,弹簧振动,抖动土壤,从而疏通出水管口,达到了出水通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玉米种子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作为粮、经、饲兼用的作物,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玉米种子、植株的培养在玉米研究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培养装置的设置利于玉米种子的研究、观察等,利于科研人员对于数据的记录。
当实验室中使用玉米培养装置的时侯,培养装置内部的培养容器通常是分散开的,而要观察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时,需要实验人员一个个拿出培养容器去观察,增加实验麻烦,而且在培养装置添加水或培养液时,容易携带土壤在出水口堆积,导致出水不畅,影响培养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玉米种子培养装置,解决了在观察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时,需要实验人员一个个拿出培养容器去观察,增加实验麻烦,在培养装置添加水或培养液时,容易携带土壤在出水口堆积,导致出水不畅,影响培养过程的问题,达到了一次性拿出培养器皿,提高实验效率和防止出水口土壤堆积,保持出水通畅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玉米种子培养装置,包括顶盖、透气圈、底座和分隔装置和疏通装置,所述顶盖上端中部安装有透气圈,所述顶盖下端连接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底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右端与出水管连接固定,所述分隔装置设置于底座内部,所述疏通装置设置于出水管内部,所述分隔装置由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第六分隔板和底板组成,所述第一分隔板分别与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左端插接固定,所述第二分隔板分别与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中部插接固定,所述第三分隔板分别与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右端插接固定,所述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底端均与底板插接固定,并且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左端与右端均与底座插接固定,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前端与后端均通过凹槽与底座插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疏通装置由不锈钢球、弹簧、连接绳、拉动环和固定柱组成,所述不锈钢球与弹簧左端焊接固定,所述弹簧右端与出水管螺纹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绳左端与不锈钢球相连接固定,并且连接绳与拉动环缠绕连接,所述连接绳穿过弹簧与出水管内部,所述固定柱底端与出水管粘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整体高度为10CM,并且顶盖整体为透明。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圈设置有两个,并且透气圈表面均开设有五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整体长度均为24CM,并且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整体厚度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整体长度为50CM,并且第四分隔板、第五分隔板和第六分隔板整体厚度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长度为45CM,并且底板表面开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外表粘贴有防水胶带,并且连接绳长度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拉动环内部直径为4CM,并且拉动环表面设置与防滑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丰汇达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丰汇达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3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