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超轻量高压细水雾主动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3515.6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卿;苏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08 | 分类号: | A62C37/08;A62C3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超轻量 高压 水雾 主动 灭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超轻量高压细水雾主动灭火装置,包括输水管和高压水瓶,所述高压水瓶的一端连接有输水管,且高压水瓶是一种碳纤维材质的构件,所述输水管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导水管,每个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均连接有灭火组件,所述灭火组件的上端设置有烟雾检测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烟雾检测器与灭火组件相结合,并且采用并联式设计,避免火势增大,当烟雾检测器检测到大量烟雾,此时自动启动灭火组件进行灭火,实现主动快速的处理火灾现场,同时设置了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带动高压细水雾喷头快速旋转,可以使水喷洒的范围更广,同时降低周围的温度,提高灭火效率,快速控制火情、疏散群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主动灭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超轻量高压细水雾主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轨道车辆客室灭火采用感应式烟火报警器,当报警器检测到足够浓度的烟火后触发烟火报警,由乘务人员或者旅客使用车载灭火器对火源进行灭火,整个过程不仅耗费了宝贵的灭火时间,同时火灾现场由于人员无统一指挥以及未经过专业灭火培训,很难确保能够迅速灭火或者控制火势,无法对弥漫在列车中的烟雾进行控制,同时在灭火过程中使用的灭火剂会对乘客和列车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超轻量高压细水雾主动灭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超轻量高压细水雾主动灭火装置,包括输水管和高压水瓶,所述高压水瓶的一端连接有输水管,且高压水瓶是一种碳纤维材质的构件,所述输水管的下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导水管,且输水管与导水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每个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均连接有灭火组件,所述灭火组件的上端设置有烟雾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烟雾检测器包括安装板和检测探头,且烟雾检测器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其下端设置有检测探头。
优选的,所述灭火组件包括高压细水雾喷头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烟雾检测器的下端靠近检测探头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内部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下端设置有高压细水雾喷头。
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空管和轴承,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且中空管的外部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中空管的顶部与导水管连接,且中空管的底端与高压细水雾喷头贯通连接,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与中空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烟雾检测器与灭火组件相结合,并且采用并联式设计,避免火势增大,当烟雾检测器检测到大量烟雾,此时自动启动灭火组件进行灭火,实现主动快速的处理火灾现场,同时设置了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带动高压细水雾喷头快速旋转,可以使水喷洒的范围更广,同时降低周围的温度,提高灭火效率,快速控制火情、疏散群众,还设置了碳纤维材质的高压水瓶,相比钢材质的水瓶重量减轻65%,耐压30Mpa,适用于对对轻量化要求较高的磁悬浮列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灭火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水管;2、安装板;3、烟雾检测器;4、电磁阀;5、导水管;6、灭火组件;7、检测探头;8、固定柱;9、连接板;10、高压细水雾喷头;11、驱动电机;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中空管;15、轴承;16、旋转驱动装置;17、高压水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3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