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压接机的下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2978.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中正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B13/01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压 接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压接机的下料机构,包括压接机本体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矩形的下料台,压接机本体固定安装在下料台一侧,在下料台远离压接机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拨线装置,在下料台的一边处固定安装有捋线装置,拨线装置包括拨线杆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二边,拨线杆位于下料台的上侧,在拨线杆靠近压接机本体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线束的夹持爪,捋线装置包括传送带,且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朝向远离下料台的一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不高于下料台的上表面,拨线装置的下侧安装有收线台,收线台的高度低于下料条的上表面。在压接机本体将线束加工完成后进行收拢,不易出现线束交错盘杂的现象,能够方便的进行后续捆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束压接机的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线束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端子的压接组装,现有的线束端子压接机可以完成线束端子压接的一系列工作。目前的线束端子压接机在工作时,使用的都是成圈的导线,通过输线滚轮将前一段的导线输送出线束端子压接机,之后将导线截断并在后一段导线的端头处安装上端子,之后通过输线滚轮将后一段的导线输送出线束端子压接机,并通过横向夹爪按压导线并进行截断,从而生产出线束,并一直循环。但是目前加工好的线束在输送出线束端子压接机后,通常是堆放在压接机本体一侧的下料台上,后续需要人工将线束梳理整齐,才能进行之后的捆扎,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压接机的下料机构,其能够在压接机本体将线束加工完成后进行收拢,不易出现线束交错盘杂的现象,能够方便的进行后续捆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束压接机的下料机构,包括压接机本体和安装在压接机本体一侧的下料装置,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矩形的下料台,压接机本体固定安装在下料台一侧,且下料台与压接机本体相邻的侧边称为第一边,第一边的长度不大于压接机本体所制造出的线束长度,在下料台远离压接机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拨线装置,下料台与拨线装置相邻的侧边称为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的一侧侧边称为第三边,在下料台的第三边处固定安装有捋线装置,所述的拨线装置包括拨线杆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二边,拨线杆位于下料台的上侧,在拨线杆靠近压接机本体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夹持线束的夹持爪,捋线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两端所在直线平行于第二边,且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朝向远离下料台的一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不高于下料台的上表面,拨线装置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收线台,收线台的高度低于下料条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接机本体加工线束时,因为第一边的长度不大于压接机本体所制造出的线束长度,因此线束远离压接机本体的一端位于第三边远离压接机本体的一侧。线束远离压接机本体的一端搭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不断朝向远离下料台的一侧输送,使线束被拉直。此时电动推杆带动拨线杆朝向靠近压接机本体的一侧移动,并通过拨线爪夹持住线束。在压接机本体将线束截断后,电动推杆带动拨线杆朝向远离压接机本体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线束朝向远离第一边的一侧移动,直至位于收线台上侧。在线束移动的过程中,线束远离拨线爪的一端也朝向远离第一边的一侧移动,在线束脱离传送带的时候,整根线束依然保持拉直的状态,不易出现线束交错盘杂的现象。之后拨线爪松开线束,线束掉落至收线台上,工人在后续捆扎线束的时候,直接从收线台上拿取线束即可方便的进行捆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夹持爪包括两个单元夹杆,拨线杆靠近压接机本体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旋转轴,旋转轴平行于第二边且穿过单元夹杆,单元夹杆分为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位于旋转轴的上侧,第二杆位于旋转轴的下侧,在两根第一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根第一杆相互靠拢或远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能够控制两根第一杆相互靠拢或者相互远离,从而使两根第一杆相互靠拢或者相互远离,因为第二杆位于第一杆的下侧,从而能够方便的夹持起线束。之后通过控制电动推杆,即可方便的将线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中正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中正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2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能耗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束端子压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