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2704.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英;袁琳琳;王力奎;李芬;邓登辉;段文波;王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大蓟 饲养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包括组培瓶通气口(1)、200目尼龙网纱(2)、组培瓶瓶盖(3)和组培瓶瓶身(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合理,便于处理及挪动,消除了传统豇豆大蓟马饲养容器的体积过大和操作不便的弊端;本实用新型使用透明玻璃的组培瓶作为饲养容器,利于从外面随时观察豇豆大蓟马的状态和数量,可使得豇豆大蓟马跟随昼夜更替的规律来进行繁殖生长;设置的200目的尼龙网纱,轻便透气还可防治豇豆大蓟马飞出瓶外,利于组培瓶内空气流通及温度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豇豆大蓟马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
背景技术
豇豆是冬种瓜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豇豆大蓟马是伤害豇豆的头号害虫。我们现在所饲养的豇豆大蓟马是非敏感体系的豇豆大蓟马,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由于它们属于非敏感体系,没有一定的抗药性和生存能力,所以最终很难养殖成功。
现有的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一般较难搬运且不利于随时观察豇豆大蓟马的状态,进而降低了豇豆大蓟马饲养的存活率,不利于豇豆大蓟马的快速扩繁,实用性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包括组培瓶通气口、200目尼龙网纱、组培瓶瓶盖和组培瓶瓶身。所述组培瓶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组培瓶通气口,所述组培瓶通气口的设置不可或缺,是为了保证组培瓶内的温度的恒定以及瓶内空气流通,确保豇豆大蓟马可以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生长;所述200目的尼龙网纱为设置在组培瓶瓶盖和组培瓶瓶身之间的网状结构,目的是为了防止豇豆大蓟马从组培瓶内飞出从而对实验室的其他昆虫物种产生影响,并且200目尼龙网纱以起到有利于空气流通的作用;所述组培瓶瓶盖和组培瓶瓶身是成套的耗材,其中,组培瓶瓶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200目的尼龙网纱的尺寸大于组培瓶瓶盖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组培瓶通气口的形状为矩形,其大小与组培瓶瓶盖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组培瓶的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和方便而定,同时,要保证有利于组培瓶瓶内降温及空气流通,一般选择240ML或者350ML的组培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饲养容器的处理简单,使用透明玻璃材质的组培瓶作为饲养容器,利于从外面随时观察豇豆大蓟马的状态和数量,并且使得豇豆大蓟马可以跟随日升日落昼夜更替的规律来进行生殖生长;组培瓶小巧轻便,便于搬运,有利于来回挪动及观察;组培瓶瓶盖的处理相对简单实用,利于组培瓶内空气流通及温度控制,更加利于豇豆大蓟马的快速扩繁;200目的尼龙网纱,轻便透气还可防治豇豆大蓟马飞出瓶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豇豆大蓟马的饲养容器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组培瓶通气口1;200目尼龙网纱2;组培瓶瓶盖3;组培瓶瓶身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试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试例中的饲养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并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试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试例,而并非全部的实施试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试例,本领域普通饲养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试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2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表动态功率校正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狭长型铅酸蓄电池注酸用双连体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