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及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335.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杨思民;刘健;赖昶靖;林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9/00 | 分类号: | E05B9/00;E05B15/00;E05B15/04;E05B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成婵娟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结构 面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及锁具,包括板体、旋钮、锁芯定位轴以及扭簧,锁芯定位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板体上,旋钮安装于锁芯定位轴上,锁芯定位轴上设有拨舌,扭簧具有定位圈以及由定位圈延伸出来的两自由端,板体的底面设有第一环形定位凸起以及第一限位件,锁芯定位轴穿过第一环形定位凸起,定位圈卡设于第一环形定位凸起上,第一限位件以及拨舌均位于两自由端之间,当锁芯定位轴在旋钮的驱动下转动到位时,其中一自由端能够被拨舌拨动并拨舌抵接,而另一自由端能够与第一限位件抵接。其能够提供较佳的旋转手感,旋钮的转动更加顺畅,能够保证旋钮的正转及反转行程最短,提高旋钮的正转或反转效率,从而提高开锁或关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及锁具。
背景技术
最传统的门锁一般采用手动钥匙的机械开启方式,虽然使用上较为可靠,但实现自动控制较为困难,也不如电动门锁易于更换开启锁闭条件;后来业界开始采用电动控制的门锁,可以通过红外、指纹、刷卡、密码等识别,通过逻辑电路控制电机旋转带动锁舌开启和锁闭,为避免出现因电动控制故障而无法开启或锁闭门体的情况,在许多电动门锁中仍然保留通过机械开启和锁闭的机械锁结构。
在上述的机械锁结构当中,室外一般通过钥匙驱动锁芯,从而带动锁芯上的锁栓旋转而驱动锁舌开启或关闭,而室内一般通过扭动旋钮转动而带动锁栓旋转,从而驱动锁舌开启或关闭。
然而,实践中,带有上述机械锁结构的电动门锁仍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上述的门锁中的旋钮装置没有复位结构,当转动旋钮时整体结构会比较松弛,使用手感不好,而且在转动过程中阻力较大,导致旋钮的转动不够顺畅;
2、另外,在现有技术当中,由于旋钮装置没有复位结构,当人们扭动旋钮使旋钮正转或反转到位后,旋钮不会自动复位,导致旋钮的正转或反转行程较大,从而降低门锁的开锁或关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其能够提供较佳的旋转手感,旋钮的转动更加顺畅,并能够保证旋钮的正转及反转行程最短,提高旋钮的正转或反转效率,从而提高开锁或关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的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包括板体、旋钮、锁芯定位轴以及扭簧,所述锁芯定位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旋钮安装于所述锁芯定位轴上,以能够带动所述锁芯定位轴转动,且所述旋钮外露于所述板体的顶面设置,所述锁芯定位轴上设有拨舌,所述扭簧用于供所述旋钮复位至初始状态,所述扭簧具有定位圈以及由所述定位圈延伸出来的两自由端,所述板体的底面设有第一环形定位凸起以及第一限位件,所述锁芯定位轴穿过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圈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凸起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外,所述第一限位件以及所述拨舌均位于两所述自由端之间,当所述锁芯定位轴在所述旋钮的驱动下转动到位时,其中一自由端能够被所述拨舌拨动并与所述拨舌抵接,而另一自由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正对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卡设于所述锁芯定位轴的外壁面上,所述拨舌设于所述定位环上,所述定位圈位于所述板体与所述定位环之间,且所述定位圈能够与所述定位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带复位结构的锁具面板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卡设于所述锁芯定位轴的外壁面上,所述拨舌设于所述定位环上,所述定位圈位于所述板体与所述定位环之间,且所述定位圈能够与所述定位环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雪机搅龙
- 下一篇:一种微型离心管磁力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