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S型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0577.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清元;张起尧;虞豪骋;于潇;何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拉钩 | ||
医用S型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拉钩本体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延伸板,拉钩本体的前端部两侧边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每个第二安装槽均安装有一组侧向伸缩机构;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撑开患者直肠及周围组织,便于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S型拉钩。
背景技术
在进行手术时,为了尽量减少创伤,一般需要将手术切口减小,但是切口减小有时不方便手术操作,为了保障微创会牺牲掉手术操作的方便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视野,如在进行经肛门后直肠周围肿物切除术时,需要在肛门后部切除一个小手术切口,然后用S拉钩将直肠拨到一侧,方便进行手术操作,直肠容易来回活动,需要将直肠及周围组织扒开,方便手术操作,现在S拉钩其头端角度、宽度较窄不能适应临床需要,而且拉钩需要在插入时尽量头端变窄,插入切口内后变宽,才能方便手术操作,而且有时肿物位置较深时,拉钩前端钩不到,不方便暴露视野,但是一般情况如果头端太长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医用S型拉钩,采用该医用S型拉钩,可调节前端长度和宽度,可撑开患者直肠及周围组织,便于医护人员手术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医用S型拉钩,包括拉钩本体,拉钩本体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延伸板,拉钩本体的前端部两侧边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每个第二安装槽均安装有一组侧向伸缩机构;
延伸板的后端面与第一安装槽的后侧壁之间连接有两根弹簧,拉钩本体后端部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固定有第一限位片,拉钩本体内穿设有两根第一牵拉线,两根第一牵拉线的前端连接在延伸板的后端,两根第一牵拉线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位于第一滑槽内;
侧向伸缩机构包括侧向伸缩板,侧向伸缩板的后端外侧部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二安装槽内壁上,且销轴上设有扭簧,扭簧的上臂固定在侧向伸缩板的后端,扭簧的下臂固定在第二安装槽的后侧内壁上,侧向伸缩板的后端内侧部连接有第二牵拉线,第二牵拉线穿设在拉钩本体内,第二牵拉线后端连接有第二拉杆,拉钩本体后端部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拉杆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槽内固定有第二限位片。
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前端内壁上均设有弧形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医护人员在使用该医用S型拉钩前,分别拉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将第一拉杆挂在第一限位片上,第二拉杆挂在第二限位片上,从而使延伸板收缩在第一安装槽内,将侧向伸缩板收缩在第二安装槽内,然后医护人员将该医用拉钩本体前端部插入患者的直肠内,先缓慢松开第一拉杆,使延伸板向前伸出,接着缓慢松开第二拉杆,使两个侧向伸缩板向两侧伸出,从而撑开患者直肠及周围组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前端内壁上均设有弧形缺口,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撑开患者直肠及周围组织,便于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延伸板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S型拉钩,包括拉钩本体1,拉钩本体1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第一安装槽2内安装有延伸板3,拉钩本体1的前端部两侧边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每个第二安装槽4均安装有一组侧向伸缩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0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病房用室内喷雾消毒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制备粘性物质的改良三口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