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0350.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6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29C65/7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40224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顶盖 面料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包括凸模以及位于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布设置在凸模表面和凹模的工作面上,位于凸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与位于凹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透气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凸模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所述凹模的工作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压棱配合的棱槽,所述压棱沿着模具的横向设置且所述压棱横跨所述凸模的工作面,所述压棱的截面呈半圆形。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用于EPP等基材成型后的包覆处理,包覆效果好,生产出来的汽车顶棚可以满足质量强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一般由面料层、基材层和背面无纺布层组成,其中面料层面向乘客,体现顶棚的外观效果,一般采用无纺布、针织面料、TPO和PVC膜。基材层是顶棚除外观性能以外其他性能的主要决定者,一般采用PU玻纤板、PP玻纤板、瓦楞纸板、麻纤维板等。面料材料中的TPO和PVC由于气味性较差且受热易融化变软、受冷易开裂等缺点,逐渐被淘汰;基材材料中的瓦楞纸板和麻纤维板由于克重较大、潮湿易霉变且吸隔音性能较差等缺点的影响,对于新能源车型来说,车身的重量占了整体重量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各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花费了许多功夫在车身轻量化上,在同等载人条件下,可以使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变得更长。
为了在保证原有标准的情况下轻量化汽车顶棚,各大厂商采用了许多办法,公告号为CN11005334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EPP表面包覆成型制备汽车顶棚的方法,采用EPP作为汽车顶棚结构中的基材材料,EPP材料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成为了基材的首选,但是EPP基材成型后需要在模具内一次完成基材的包覆处理,但是直接采用原有模具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包覆成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可以用于EPP等基材材料成型后的包覆处理,包覆效果好,生产出来的汽车顶棚可以满足质量强度要求。
一种新能源汽车顶盖面料包覆模具,包括凸模以及位于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上均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布设置在凸模表面和凹模的工作面上,位于凸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与位于凹模工作面上的透气孔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所述透气孔的轴向均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凸模的工作表面上向外凸起有若干压棱,所述凹模的工作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压棱配合的棱槽,所述压棱沿着模具的横向设置且所述压棱横跨所述凸模的工作面,所述压棱的截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0~25mm。
进一步,所述压棱的截面的的半圆直径为5~20mm。
进一步,所述凹模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形成与所述凹模固定的连接面,所述凸模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凸模固定的连接面。
进一步,环绕所述凹模在所述凹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肋板。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均开设有若干减重槽。
进一步,在所述凹模和凸模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与所述凹模固定连接,所述压边圈的底部设置有支承结构,所述凹模靠向压边圈一侧向内形成有用于所述压边圈导向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支承结构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凸模螺纹连接,且通过其外端支承于所述压边圈的底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0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