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运行的柴油内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49926.8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孚动力产业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F01P5/10;F01P5/02;F01P11/04;F01L1/04;F16F15/04;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周会 |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运行 柴油 内燃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运行的柴油内燃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喷油器、进气口、排气口、活塞和第一连杆,所述活塞的下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拐颈。所述拐颈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轮轴,所述凸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壳体的外部环绕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水箱;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设有安装底座,所述支脚的底端与安装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运行的柴油内燃机。
背景技术
柴油内燃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柴油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内燃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它的粘度比汽油大,不容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有,柴油内燃机的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非点燃的,柴油内燃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500-700℃,压力可以达到40—50个大气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供油系统的喷油嘴以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燃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所以柴油内燃机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柴油设备上。
柴油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进入汽缸的混合气燃烧时的温度最高可达2000摄氏度以上。此时内燃机的活塞、缸体、汽缸盖、气门等部件与高温可燃混合气接触而强烈受热,此时内燃机如果得不到有效降温会使其机械强度变差,同时引起汽缸充气系数下降,造成空燃比失调使内燃机异常燃烧。而汽缸内温度过高还会使混合气早燃,导致出现严重损害内燃机的爆震现象。过高的温度还会使润滑油烧损及变质,高温情况下会使汽缸内间隙变小,破坏油膜的保护,造成润滑能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粘着磨损、卡死故障。而对现有内燃机的降温效果有限,由于内燃机的壳体表面温度较高,冷却液会快速提高温度,对降温效果造成了影响。且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振动,不但会发出噪音,且对内燃机的机体内部构架造成损害,降低了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运行的柴油内燃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运行的柴油内燃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喷油器、进气口、排气口、活塞和第一连杆,所述活塞的下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拐颈。所述拐颈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轮轴,所述凸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处均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远离堵头的一段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凸轮相贴合,所述推杆上还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均固定连接在推杆上;所述壳体的外部环绕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水箱;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设有安装底座,所述支脚的底端与安装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震层。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为方形管,所述水箱内设有潜水泵。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外侧均匀设有多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两组电机风扇。
优选的,所述拐颈和凸轮轴均转动连接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所述减震层包括固定板、泡沫减震层、弹簧减震层和橡胶减震层,所述固定板、泡沫减震层、弹簧减震层和橡胶减震层依次固定连接在壳体底端和安装底座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孚动力产业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孚动力产业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9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