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9195.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曲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日强 |
主分类号: | F27D99/00 | 分类号: | F27D99/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王虹 |
地址: | 264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十字形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由一根整体金属管沿轴向挤压成型为数个等距离分布的扁形管,相邻的两个扁形管相互上下垂直,每个扁形管内留有间隙;所述第一个扁形管的水平面与加热管的轴向中心线平行,其相邻的另一个扁形管的水平面与加热管的轴向中心线垂直,所有扁形管均垂直交错设置,且呈十字形;所有扁形管中心形成一条纵横交错的扁形通道。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的柱形管沿轴向等距离、径向旋转90度,依次挤压成扁形,本实用型的设置,使进到加热管内的燃烧气体在加热管内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方向和速度,从而使管壁充分地吸收燃烧气体的热量,进而散发出去,被管外的介质吸收利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各领域中常用的加热管均为柱形管,这种结构的加热管,管内壁的方向与火焰的运动方向一致,进到加热管内的燃烧气体由于管内畅通,很快会通过加热管,加热管管壁吸收的热量很少,使热量白白流失,降低了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加热管管壁吸收的热量少、热效率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由一根整体金属管沿轴向挤压成型为数个等距离分布的扁形管,相邻的两个扁形管相互上下垂直,每个扁形管内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个扁形管的水平面与加热管的轴向中心线平行,其相邻的另一个扁形管的水平面与加热管的轴向中心线垂直,所有扁形管均垂直交错设置,且呈十字形;
优选的,所有扁形管中心形成一条纵横交错的扁形通道;
优选的,所述各扁形管的宽度L1=L2;
优选的,所述各扁形管的水平宽度L3=L4;
优选的,所述各扁形管的高度L5=L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的柱形管轴向等距离、径向旋转90度,依次挤压成扁形,本实用型的设置,使进到加热管内的燃烧气体在加热管内前行的过程中,在管壁的作用下,不断地改变方向和速度,从而使管壁充分地吸收燃烧气体的热量,进而散发出去,被管外的介质吸收利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这种加热管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回路的加热炉,具有明显的减少炉子体积的功能,有效提高热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C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D-D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零件说明:1、加热管,2、扁形管,3、扁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一种高效十字形加热管,加热管整体长度为430cm,加热管直径30cm,将加热管1沿轴向挤压成型为N个等距离分布的扁形管2,每个扁形管2的宽度为50cm,其水平宽度为20cm,相邻的两个扁形管2相互上下垂直,每个扁形管2内留有间隙,其高度为12cm,第一个扁形管2的水平面与加热管1的轴向中心线平行,其相邻的另一个扁形管2的水平面与加热管1的轴向中心线垂直,依此类推,所有扁形管2均垂直交错设置,且呈十字形,所有扁形管2中心形成一条纵横交错的扁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的柱形管沿轴向等距离、径向旋转90度,依次挤压成扁形,本实用型的设置,使进到加热管内的燃烧气体在加热管内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方向和速度,从而使管壁充分地吸收燃烧气体的热量,进而散发出去,被管外的介质吸收利用,大大提高了热效率。这种加热管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回路的加热炉,具有明显的减少炉子体积的功能,有效提高热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日强,未经曲日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9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