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床式飞灰预燃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9127.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旺;朱文渊;高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罗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床式飞灰预燃 熔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床式飞灰预燃熔融装置,包括左右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预燃烧炉和熔融炉,所述预燃烧炉内部设有纵向布置的挡板将预燃烧炉分成左右两个空间,所述预燃烧炉的左部空间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预燃烧炉的右部空间连通至熔融炉,所述挡板顶部安装于预燃烧炉的顶部且侧部与预燃烧炉的侧壁连接,底部不与预燃烧炉的底面接触保持间隙;所述熔融炉内设有至少一个燃烧喷嘴,并设有排烟管,所述熔融炉底部设有排渣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飞灰制成的颗粒状分别经过预燃烧和熔融,解决飞灰处理难的问题,同时合理利用各环节的尾气、烟气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床式飞灰预燃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飞灰是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收集得到的残余物质,因含有二噁英、重金属等不宜分解的有毒物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随着垃圾焚烧处理的迅猛发展,焚烧飞灰产量巨大,如何安全、稳定、高效的处置飞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飞灰的处置方法主要是进行固化稳定化,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标准后单独分区填埋,少部分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物性复杂,危害严重,其处置技术路线必须全局统筹、系统设计,慎重选择,控制风险。传统的处置方法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1)占用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由于飞灰产生量巨大,我国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库容已逐渐难以满足存放新增固化稳定化飞灰的需求。同时日益增高的飞灰进场处理费将增加生活垃圾焚烧企业飞灰处理成本。
(2)增加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目前飞灰以稳定固化后填埋的方式并没有完全消除飞灰的环境风险,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有害物质的迁移性,在环境缓释作用下,飞灰稳定固化的长期稳定性仍存在争议。
(3)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因水泥窑工艺的限制、产品品质的要求及所在地区水泥生产能力条件的不同,从行业整体来看,其协同处理飞灰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处置的巨大需求。同时,飞灰中的大部分铅、镉、汞等毒性较强重金属在水泥制品中固化,增大了其向环境释放的风险。同时当水泥制品成为建筑废物时,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建筑废物将进一步加剧处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床式飞灰预燃熔融装置,通过将飞灰和改性剂混合制成的颗粒状物料分别经过预燃烧和熔融,将飞灰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稳定的玻璃体残渣,消除飞灰的环境风险,解决飞灰处理难的问题,同时合理利用各环节的尾气、烟气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动床式飞灰预燃熔融装置,包括左右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预燃烧炉1和熔融炉2,所述预燃烧炉1内部设有纵向布置的挡板11将预燃烧炉1分成左右两个空间,所述预燃烧炉1的左部空间上设有进料口8,所述预燃烧炉1的右部空间连通至熔融炉2,所述挡板11顶部安装于预燃烧炉1的顶部且侧部与预燃烧炉的侧壁连接,底部不与预燃烧炉1的底面接触保持间隙;所述熔融炉2内设有至少一个燃烧喷嘴21,并设有排烟管22,所述熔融炉2底部设有排渣口24。
优选地,所述预燃烧炉11的右部空间和熔融炉2的连通部呈倾斜朝下的斜连接通道,斜连接通道的较高的一端连通预燃烧炉1的右部空间,斜连接通道的较低的一端连通熔融炉2。
优选地,还包括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一端设有鼓风机6,另一端连通至预燃烧炉1内。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5末端分别并联设置第一进风接口12和第二进风接口13;所述第一进风接口12设置于预燃烧炉1的左部空间内的进料口8上方空间,所述第二进风接口13连接至预燃烧炉1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接口13均布于所述预燃烧炉1的左部空间和右部空间的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致衡环境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9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片式防缠绕式辊筒
- 下一篇:一种全站仪三脚架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