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除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9037.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婷婷;颜加明;林江;阳锐;孙宏;宋方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许冲 |
地址: | 644005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除磁装置,其包括:罐体,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且相互可分离的罐体底段、罐体中段和罐体顶段,其中,罐体底段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入口,罐体顶段的顶部开口,一侧设置有物料出口;顶盖,设于罐体顶段顶部的开口处;钢丝网板,由被磁化后的钢丝制成,横向布置于罐体内;若干磁棒组件,各磁棒组件在罐体内均匀分布且竖向延伸并穿过钢丝网板,磁棒组件的顶部固定于顶盖的底面上。本装置中,由于流体是从罐体底部进入的,然后由罐体顶部流出,因此一方面可以解决底部藏料堵塞的情况,另一方面流体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穿过两层磁性的钢丝网板,同时加上磁棒组件的配合,除磁效果能够大幅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除磁领域,尤其涉及流体除磁装置。
背景技术
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电能来代替传统的化石原料,特别是汽车和数码产品行业,更多的使用锂电池来提供电能,因此对锂电池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
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原料中原有夹带或机器磨损会造成溶液中含有磁性异物,磁性异物的存在给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磁性异物的控制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关键。目前,锂离子电池材料对磁性异物的要求非常高,普通国内电池厂家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磁性异物含量的要求一般为100ppb左右,高端厂家要求磁性异物含量一般为50ppb以下。可见,磁性异物含量的高低是衡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所以,在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把控磁性异物颗粒的尺寸、种类和总含量。
现有的流体除磁器,大多利用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与流体除磁器中的磁棒接触来吸附除去流体中的磁性异物,但由于流体在管道中流速往往较高,且流体与磁棒的接触面积较小,装置内还存在一些流向盲区,经过流体除磁器的细微磁性异物难以被高效的吸附除去,导致除磁效果不佳,影响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磁效果较好的流体除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流体除磁装置,包括:
罐体,该罐体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连接且相互可分离的罐体底段、罐体中段以及罐体顶段,其中,所述罐体底段的底部设置有物料入口,所述罐体顶段的顶部开口,一侧设置有物料出口;
顶盖,该顶盖盖设于所述罐体顶段顶部的开口处;
钢丝网板,该钢丝网板由被磁化后的钢丝制成,横向布置于所述的罐体内;
若干磁棒组件,各磁棒组件在所述的罐体内均匀分布且竖向延伸并穿过所述的钢丝网板,磁棒组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于罐体底段与罐体中段的衔接处以及罐体中段与罐体顶段的衔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部还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所述罐体顶段通过不锈钢卡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均为法兰结构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板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磁棒组件的磁场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还包括罐体支脚,该罐体支脚设置于所述罐体底段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9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袋生产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手柄式手机游戏键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