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工位铆合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7004.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9/0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位铆合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工位铆合模,包括上模和两只侧推气缸,上夹板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凹槽,上模座对应每一个凹槽处均设置有避位孔,凹槽中设置有一块固定块,固定块槽底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固定块中安装有铆合冲头;上模座底部对应每一个凹槽处设置有一条两端开口的横槽,在横槽内设置有一条锲块,锲块位于横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一,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与倾斜面一配合的倾斜面二,侧推气缸位于模具的外部,每一只侧推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的锲块活动连接的推板。通过侧推气缸和锲块,以及重新设计的铆合冲头固定方式,实现了铆合冲头伸出高度的自动切换,无须拆除铆合冲头,便可使不工作的铆合冲头在合模时位于脱料板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涉及到双工位铆合模。
背景技术
双工位铆合模,是指模具的前后两侧均可以进行铆合,如果两个工位中的铆合冲头长度不一,在较短铆合冲头进行铆合工作时,如果较长铆合冲头不进行铆合工作,则需要将该铆合冲头拆除,以防止铆合冲头折断。虽然,可以在模具中安装铆合冲头快拆机构,但是铆合冲头重新安装后的调试却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须拆除铆合冲头,就可实现无须拆除铆合冲头,使不工作的铆合冲头在合模时位于脱料板中的目的。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工位铆合模,包括上模、下模和两只侧推气缸,所述上模主要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脱料板构成,所述上夹板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凹槽,所述上模座对应每一个所述凹槽处均设置有避位孔,所述凹槽中设置有一块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槽底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固定块中安装有铆合冲头;所述上模座底部对应每一个所述凹槽处设置有一条两端开口的横槽,在所述横槽内设置有一条锲块,所述锲块位于所述横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一,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倾斜面一配合的倾斜面二,所述侧推气缸位于模具的外部,每一只所述侧推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有与其对应的所述锲块活动连接的推板。
在本技术方案中,锲块不与固定块的斜面接触,固定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顶起,铆合冲头缩进脱料板中,且在合模时也不露出。侧推气缸将锲块向上模座内部推去,锲块的斜面与固定块的斜面贴合,在斜面结构的作用下锲块将固定块向下压行一段距离,铆合冲头在合模后从脱料板中露出并完成铆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推板上设置有竖向的滑槽,所述锲块滑接于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模座外部设置一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上模座之间通过弹簧一连接,所述锲块一和锲块二固定在对应的支架中。
进一步的是,两只所述气缸位于模具的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侧推气缸和锲块,以及重新设计的铆合冲头固定方式,实现了铆合冲头伸出高度的自动切换,实现了无须拆除铆合冲头,使不工作的铆合冲头在合模时位于脱料板中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实施例中公开的双工位铆合模的一种状态下的组立图;
图2是实施例中公开的双工位铆合模的另一种状态下的组立图;
图3是实施例中公开的双工位铆合模的另一个方向的组立图;
图4是实施例中公开的双工位铆合模的另一种结构的组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7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