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46097.8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振国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缺氧池、好氧池和生物池;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两个平行结构的分隔板形成单个容积大小一致的缺氧池、好氧池和生物池,所述缺氧池的外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缺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所述生物池的内壁嵌设有生物膜组件,所述生物池的外壁分别连通有排污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中,该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缺氧池、好氧池和生物池的三个独立结构的处理池,实现对煤化工废水缺氧、好氧和生物不同环境下的独立处理效果,从而将煤化工废水中的难溶性有机化合物和COD物质进行全面完善的处理,实现了煤化工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了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化工是以开采的煤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化工过程使其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学品的综合工业过程,虽然近年来新型绿色煤化工技术的引入对污染现状有所改善,但是煤化工行业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仍然无法有效解决,煤化工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毒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等,废水中油类含量过多会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阻碍氧气溶解,造成水中微生物缺氧,另外油类物质容易吸附在菌胶团表面,阻碍菌胶团从水中获得氧气,严重影响生化效果,因此需要对煤化工废水进行处理。
然而现有的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通常只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由于煤化工废水内的难溶性有机化合物种类较多,导致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仍有部分污渍不能够被完全处理,并且对于煤化工废水也仅仅能够实现一次处理的效果,无法实现废水循环处理和利用的效果,从而降低了煤化工废水的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缺氧池、好氧池和生物池;
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两个平行结构的分隔板形成单个容积大小一致的缺氧池、好氧池和生物池;
所述缺氧池的外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缺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
所述生物池的内壁嵌设有生物膜组件,所述生物池的外壁分别连通有排污管和出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吸附架;
所述吸附架的底部平行设置有三个吸附棒,且三个吸附棒均嵌设在好氧池的内腔;
所述吸附架的底部且位于三个吸附棒之间设置有工字架,且工字架与好氧池的顶部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柱塞泵;
所述柱塞泵设置在生物池的内腔;
所述柱塞泵的出口端连通有回水管,且回水管上连通有若干个等距结构的分水管;
所述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反冲头,且反冲头位于生物池的内壁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生物膜组件的截面为下倾式结构,其倾斜角度大小为30度;
所述排污管的进口端高度与生物膜组件的倾斜端底部高度相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增氧泵;
所述增氧泵的出口端连通有三个曝气管,且三个曝气管分别延伸至缺氧池、好氧池和生物池的内腔;
所述曝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振国,未经方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6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