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5755.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4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杰南;朱庭浩;陈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5/04;F24S20/40;F24H4/04;F24H9/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互补 供暖 系统 | ||
1.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包括固定底板(1)、无风热泵箱(2)、承压换热水箱(6)、集热箱(10)和保温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集热箱(10),且集热箱(10)的内部皆安装有等间距的超导热管(11),并且超导热管(11)的顶端安装有集热器(12),所述集热箱(10)一侧的固定底板(1)顶端固定有承压换热水箱(6),且承压换热水箱(6)的内部固定有储水箱(7),并且储水箱(7)的外壁上缠绕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的顶端通过管道与集热器(12)相连通,所述承压换热水箱(6)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14),所述保温结构(14)远离集热箱(10)一侧的固定底板(1)顶端安装有无风热泵箱(2),且无风热泵箱(2)内部的一侧安装有气液分离器(3),并且气液分离器(3)的一侧安装有压缩机(4),所述压缩机(4)一侧的无风热泵箱(2)内部安装有冷凝器(5),冷凝器(5)与承压换热水箱(6)相互配合,所述无风热泵箱(2)远离承压换热水箱(6)一侧的固定底板(1)顶端固定有蒸发箱(15),所述固定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操作立板(19),且操作立板(19)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液分离器(3)、压缩机(4)和冷凝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一侧的无风热泵箱(2)内部安装有储液罐(21),且储液罐(21)的一侧安装有膨胀阀(22),膨胀阀(22)与储液罐(21)通过管道相连通,膨胀阀(2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蒸发箱(1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7)底部的内壁上固定有隔板(8),且隔板(8)下方的储水箱(7)底部安装有储能材料(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1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真空腔(1401)、纳米氧化锆层(1402)和铝箔层(1403),所述固定底板(1)的内壁上设置有真空腔(14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140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纳米氧化锆层(1402),且纳米氧化锆层(1402)的一侧固定有铝箔层(1403),铝箔层(1403)与纳米氧化锆层(1402)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能互补供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箱(15)的内部安装有蒸发铜管(16),且蒸发铜管(16)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铝翅片(17),铝翅片(17)与膨胀阀(22)的输出端相连通,并且蒸发铜管(16)一侧的蒸发箱(15)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57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式复合钎焊机
- 下一篇:防眩板柔性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