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5063.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丰;吕昭洋;黄嘉骏;计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让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坐标 测量 固定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属于汽车部件测量治具技术领域。该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包括底板、导向定位座一、导向定位座二、导向定位杆和支撑杆。该固定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减震叉先放置在导向定位座一、导向定位座二、导向定位杆和支撑杆上,支撑块也能够对减震叉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接着压紧固定钳一将减震叉压紧固定在导向定位座一上,压紧固定钳二将减震叉压紧固定在导向定位座二上,压紧固定钳三将减震叉压紧固定在导向定位杆上,完成对减震叉的压紧固定。总之,该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减震叉快速防呆定位夹紧,便于对减震叉的测量,使得减震叉三坐标测量没有死角存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属于汽车部件测量治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坐标测量是测量工件的一种精密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等现代工业中。 三坐标检测就是运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工件进行形位公差的检验和测量,汽车中的减震叉是汽车的部件,减震叉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首先对减震叉进行固定,然后才方便对减震叉的测量,由于减震叉的形状独特,常见的减震叉固定夹具结构复杂,对减震叉的固定不牢靠,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汽车部件测量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该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中设有导向定位座一、导向定位座二、导向定位杆和支撑杆,并能够通过压紧固定钳将工件压紧固定在固定夹具上,方便了减震叉的加工和检测。总之,该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减震叉快速定位夹紧固定,便于对减震叉的测量,使得减震叉三坐标测量没有死角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包括底板、导向定位座一、导向定位座二、导向定位杆和支撑杆,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导向定位座一和导向定位座二,所述底板上对应导向定位座一和导向定位座二固定有支撑块,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导向定位杆和支撑杆,所述底板上对应导向定位座一固定有压紧固定钳一固定座,所述压紧固定钳一固定座上固定有压紧固定钳一,所述底板上对应导向定位座二固定有压紧固定钳二固定座,所述压紧固定钳二固定座上固定有压紧固定钳二,所述底板上对应导向定位杆固定有压紧固定钳三固定座,所述压紧固定钳三固定座上固定有压紧固定钳三。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把手。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该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减震叉先放置在导向定位座一、导向定位座二、导向定位杆和支撑杆上,支撑块也能够对减震叉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接着压紧固定钳一将减震叉压紧固定在导向定位座一上,压紧固定钳二将减震叉压紧固定在导向定位座二上,压紧固定钳三将减震叉压紧固定在导向定位杆上,完成对减震叉的压紧固定;底板上设有的两个把手方便了夹具本身的移动。总之,该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减震叉快速防呆定位夹紧,,便于对减震叉的测量,使得减震叉三坐标测量没有死角存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叉三坐标测量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底板;2、导向定位座一;3、导向定位座二;4、支撑块;5、导向定位杆;6、支撑杆;7、把手;8、压紧固定钳一固定座;9、压紧固定钳二固定座;10、压紧固定钳三固定座;11、压紧固定钳一;12、压紧固定钳二;13、压紧固定钳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让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圣让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5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