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顶出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4847.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艺优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顶出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部嵌有方形镶件,所述方形镶件上部设有若干短型顶针,所述方形镶件下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下模板内设有水平推动机构,所述水平推动机构带动方形镶件向上顶起和向下回位,本注塑模具设计通过水平推动机构横向推动,能够实现纵向顶升,进而保证了模具高端上的减小;水平推动机构只需要气缸一次行程,即可实现顶针顶升和回位的动作,无需额外的复位机构,增加容错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顶出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而现有的注塑模具中,通常是通过顶针的方式,将产品从模腔内顶出,在实际操作中,每次完成一次开模后,需要注意将顶针复位,若不注意未复位,顶针会影响产品质量,并且顶针本身也易折断,另外,现有技术中实用顶针的模具本身高度较大,不适用于一些特定条件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顶出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部嵌有方形镶件,所述方形镶件上部设有若干短型顶针,所述方形镶件下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第一磁铁;
所述下模板内设有水平推动机构,所述水平推动机构带动方形镶件向上顶起和向下回位。
优选的,所述水平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板侧边的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伸于所述下模板内并连接有折弯顶升机构,所述折弯顶升机构顶部伸于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折弯顶升机构包括与所述气缸转动连接的第一推动臂,所述第一推动臂末端连接有第二推动臂,所述第二推动臂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板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臂、第二推动臂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于气缸和下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臂和第二推动臂连接处外部包覆有第二磁铁层。
优选的,所述方形镶件下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下模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顶出注塑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注塑模具设计通过水平推动机构横向推动,能够实现纵向顶升,进而保证了模具高端上的减小;2、水平推动机构只需要气缸一次行程,即可实现顶针顶升和回位的动作,无需额外的复位机构,增加容错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出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推动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上模板;4、下模板;5、上模仁;6、下模仁;7、方形镶件;8、短型顶针;9、模腔;10、第一磁铁;11、气缸;12、第一推动臂;13、第二推动臂;14、转轴;15、弹簧;16、第二磁铁层;1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艺优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艺优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4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吹气顶针
- 下一篇:一种气流检测传感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