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玻璃内丝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4241.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明光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玻璃 内丝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玻璃内丝圈,涉及光学玻璃配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所述圈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外壳,所述防滑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圈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玻璃体,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唇,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且海绵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密封唇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环,且密封环安装有两个,所述密封环一侧的下方均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玻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玻璃内丝圈。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或机械系统的透镜、棱镜、反射镜、窗口等的玻璃材料,其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而光学玻璃内丝圈作为固定光学玻璃的重要装置,常常用于各种器械中。
但是,现有的光学玻璃内丝圈密封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空气和水汽容易进入内丝圈内部,容易导致发生腐蚀现象,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学玻璃内丝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内丝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玻璃内丝圈,包括圈体,所述圈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外壳,所述防滑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圈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玻璃体,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唇,且密封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块,且海绵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密封唇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环,且密封环安装有两个,所述密封环一侧的下方均设置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密封唇为环形结构,且密封唇的所在平面与固定槽底部所在平面之间小于九十度的夹角为六十度,所述密封唇与固定槽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海绵块与固定槽的底部粘贴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凸块与密封环为一体结构,所述安装凸块与密封槽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密封环与固定槽通过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缓冲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与防滑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与安装环为一体结构,且安装孔呈环形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槽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唇,密封唇呈六十度向下对立,在将光学玻璃插入固定槽内部时,向下倾斜的密封唇能够牢牢抵住光学玻璃的两侧,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同时,密封唇抵住光学玻璃的每一层均形成了密封空间,多层密封空间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内丝圈的密封效果,从而抵挡水汽或者其他气体的进入,提高了内丝圈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在密封唇的边缘处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将玻璃体与上层密封唇形成的夹缝所覆盖,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槽的密封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圈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缓冲槽的设置能够提高圈体的抗压性,当圈体遭受挤压时,所受的力首先传导至缓冲槽内,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缩,能够减缓来自外部的力,保护了内部的玻璃体,避免遭受损坏,从而提高了内丝圈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圈体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安装孔,通过将螺栓插入安装孔固定在安装器械上,结构简单方便,便于后续的日常维护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明光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明光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42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