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式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3111.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季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铂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8;H01F27/29;H01F27/30;H01F38/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穆旭 |
地址: | 274900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式 电流 互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片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线圈,线圈包括铁芯,铁芯上至少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引针;外壳包括罩壳和支撑骨架,罩壳内设有容纳腔室,容纳腔室的一端开口;支撑骨架覆盖在容纳腔室的开口上;支撑骨架设有灌注孔,支撑骨架上固定数个向容纳腔室内延伸的支座,支座远离灌注孔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支座伸入铁芯的内孔中,限位块卡在铁芯远离支撑骨架的端面上。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合理,保证了焊接过程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对整体生产效率及生产工艺的改进起到了飞跃性的提升,特别是对客户的应用有了根本性的改观,焊接效率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贴片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互感器是由铁芯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需串在需要测量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为仪表和保护设备提供必须的信号。
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如图1所示,现有的装配工艺中,在骨架11上插入引针 12,然后需要在引针12的外侧套隔热管13,隔热管13一般采用热宿管,防止后续工序烫伤线圈;放入线圈14后把漆包线缠绕在引针12的顶部,然后将缠绕好的半成品摆放一排等待进入焊接工序。焊接后将骨架11、线圈14一同放入罩壳内,最终通过向罩壳内灌注绝缘材料,使绝缘材料和骨架11、引针12、线圈14等部件通过绝缘材料的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其中,现有结构需要较长的引针,一是需要保证焊接位置尽可能地离线圈远,若离太近的话烙铁容易在焊接过程中烫坏漆包线或因操作不当直接触碰到漆包线;二是当漆包线绕在引针的上端后,引针还起到对线圈进行预定位的作用,若引针太短,则不能很好的起到预定位的效果;而引针太长会使产品整体体积偏大,引针长成本高。在引针的外侧套装热缩管目的是为了防止焊接工序中引针传导烙铁在焊接工程中产生的热量烫伤焊接部位以外的漆包线,而细小的热缩管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易套装,整体人工及物料成本增加。为了提高装配的效率,引针和漆包线的焊接并不是每个绕完后立即进行,而是一次绕制几十个并排成一排,然后再统一焊接,这种装配工艺也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概率,一不小心碰到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全部歪倒,未焊接的线圈很容易从骨架中脱出,大大增加再加工难度,甚至还会造成线圈损坏,形成物料和人工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方便产品在PCB板上焊接,提高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的贴片式电流互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贴片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包括铁芯,所述铁芯上至少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引针;
所述外壳包括
罩壳,所述罩壳内设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一端开口;
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覆盖在所述容纳腔室的开口上;所述支撑骨架设有灌注孔;所述支撑骨架上固定数个向所述容纳腔室内延伸的支座,所述支座远离所述支撑骨架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所述支座伸入所述铁芯的内孔中,所述限位块卡在所述铁芯远离所述支撑骨架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芯为圆环状,所述灌注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骨架朝向所述容纳腔室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引针座,所述铁芯位于所述引针座和所述支座之间,所述引针座朝向所述铁芯的侧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引针座设有容纳所述引针的卡槽,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卡槽位置相应处设有通孔;所述引针位于所述卡槽和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引针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卡槽和所述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铂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铂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3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