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2854.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余昌平;曹卫平;易佳飞;周敏;杨凯;谭强;朱子学;黄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桂荣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方量 外倾 凹槽 深水 封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该装置由钢板焊接而成,该装置中间为四方体结构,四方体结构的顶部开口,四方体结构的断面为梯形,四方体结构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底部面积,四方体结构的侧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扁钢条。封底盒形装置能对初始小方量的混凝土形成包裹作用,有效避免水流对混凝土形成的冲洗效应;当有一定方量的混凝土包裹在导管四周时,导管管口附近有盒壁的支撑保护作用,周围不全是流塑状的混凝土,封底盒形装置能有效承担一部分水压作用,加之管口埋入混凝土深度较导管直接放置在钢套箱底板上时要深,因而止水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反涌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属于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下混凝土封底是在江河中建造桥梁和大坝的必要技术,水下浇筑的关键在于首盘混凝土是否成功埋住导管,然而传统封底技术水下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是从导管中直接输送到钢套箱底板上,按照一般混凝土覆盖半径3.5m来布置导管时,首盘方量约5.7方,需要6方的料斗;初始输送的小方量混凝土会与水充分接触,易发生水流对混凝土的冲洗效应,导致封底混凝土离析;输送混凝土的导管上提时,如导管埋入混凝土不深,由于水压的作用,易发生水反涌进输送管道中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借鉴桩基施工在底板上焊接一个20cm高的小钢管,将导管放入钢管内。模拟桩基施工限制环境,将钢管盒子往下移,顶口与钢套箱底板齐平,并将钢管圆柱体做成四方体,四个侧面向外倾斜,方便混凝土流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该装置由钢板焊接而成,该装置中间为四方体结构即外倾凹槽,四方体结构的顶部开口,四方体结构的断面为梯形,四方体结构的顶部开口面积大于底部面积,四方体结构的侧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扁钢条;混凝土输送导管顶端埋入外倾凹槽中。
外倾凹槽与钢套箱底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封底盒形装置能对初始小方量的混凝土形成包裹作用,有效避免水流对混凝土形成的冲洗效应;当有一定方量的混凝土包裹在导管四周时,导管管口附近有盒壁的支撑保护作用,周围不全是流塑状的混凝土,封底盒形装置能有效承担一部分水压作用,加之管口埋入混凝土深度较导管直接放置在钢套箱底板上时要深,因而止水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反涌现象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使用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减少了首盘混凝土方量,钢套箱底板大面积封底一次性布料完成,抽水后无漏水现象,相比传统封底技术施工效率高,加快了封底施工进度。
2、有效减少封底离析、反涌等问题,提高了封底混凝土密实质量。
3、装置结构简单、受力清楚、降低了现场施工人员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水下混凝土封底的主视图。
图2为水下混凝土封底的左视图。
图3为水下混凝土封底的俯视图。
图4为一种小方量外倾凹槽深水埋管封底装置示意图。
图5首盘混凝土方量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以某施工现场为例,若按照埋管30cm的要求计算首盘混凝土方量,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只需要1.38方混凝土,大大减少了首盘混凝土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2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楼房户外配套设备安装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液高效循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