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钉辊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1975.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9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泉;孙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4/30 | 分类号: | B02C4/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钉辊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压机的辊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钉辊套,包括筒状的辊套本体以及与所述的轴套本体固定连接且镶铸在所述的辊套本体上的多个铸钉;所述的轴套本体包括中间位置设置的中间段以及剩余的边缘段;所述的中间段的轴向相邻两个铸钉之间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4‑1.6倍;所述的边缘段的轴向相邻两个铸钉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8‑2.1倍;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周向相邻的两个铸钉等距离排布。用本申请的铸钉设计的交错排列方案,能够保持中间和端部磨损速度一致,提高辊套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压机的辊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钉辊套。
背景技术
高压辊磨机辊套是该主机装备的核心部件,物料在其高压研磨的作用力下变成充满裂纹的料饼,并进入选粉机系统进行分选。辊套在长期挤压的作用力下,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磨损,而辊套寿命也影响着设备的运转率和检修成本,因此提高辊面耐磨寿命一直是行业从业人员的目标。传统的高压辊磨机辊套有堆焊辊套、复合铸造辊套、铸钉辊套等多种方式。整体堆焊式和镶套堆焊式辊轴属于早期技术,一直在水泥行业应用较多,使用寿命在6000-8000h;复合铸造式辊套属于中期技术,在水泥行业有一定应用,辊套寿命在12000-16000h;硬质合金铸钉式辊套,早期在矿石粉磨领域,得到较大发展,其寿命能够达到8000h以上。在水泥行业,早期因其造价过高,较难推广使用,近年来,得到了较多用户的认可,逐渐有推广应用的趋势,其寿命能够达到20000h以上。从使用寿命角度考虑,硬质合金铸钉式辊面使用效果最好,但从维护角度讲,其辊面上需要密集打孔并使用胶水粘接,辊面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铸钉,拆卸和粘接铸钉的过程周期长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钉辊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钉辊套,包括筒状的辊套本体以及与所述的轴套本体固定连接且镶铸在所述的辊套本体上的多个铸钉;所述的轴套本体包括中间位置设置的中间段以及剩余的边缘段;所述的中间段的轴向相邻两个铸钉之间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4-1.6倍;所述的边缘段的轴向相邻两个铸钉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8-2.1倍;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周向相邻的两个铸钉等距离排布。
以所述的轴套本体沿轴向方向平分为4段,所述的中间段为中间的2段,所述的边缘段为剩余的2段。
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周向相邻两个铸钉之间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8-2.1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铸钉采用特殊设计的交错排列方案,能够保持中间和端部磨损速度一致,提高辊套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铸钉辊套的工作面示意图;
图2为铸钉辊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2示出一种铸钉辊套,包括筒状的辊套本体1以及与所述的轴套本体固定连接且镶铸在所述的辊套本体上的多个铸钉2;所述的轴套本体包括中间位置设置的中间段11以及剩余的边缘段12;所述的中间段的轴向相邻两个铸钉之间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4-1.6倍;所述的边缘段的轴向相邻两个铸钉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8-2.1倍;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周向相邻的两个铸钉等距离排布。
以所述的轴套本体沿轴向方向平分为4段,所述的中间段为中间的2段,所述的边缘段为剩余的2段。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周向相邻两个铸钉之间的距离为铸钉外径的1.8-2.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1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