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检测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1965.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8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丁义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21/84;G01N21/01;F16M11/04;F16F15/04;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闫亚 |
地址: | 2015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检测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仪器,属于食品检测领域,一种食品检测仪器,包括壳体、伸缩杆和弹簧,所述壳体的端部固定有支杆,且支杆的端部安装有环形套,并且环形套的边侧贯穿有螺栓,所述伸缩杆安装于环形套的端部,且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有观察镜,所述弹簧安装于壳体的内侧,且弹簧外侧设置有镂空套,所述镂空套的中部贯穿有立柱,且立柱的端部设置有放置盘,所述立柱的边侧设置有圆形夹,且圆形夹的边侧设置有齿板。它可以实现通过在保温板的外壁设置安装第一太阳能板,第一太阳能板的设置能够为外墙提供节能高效的作用,不同于传统外墙更绿色节能,使用自然资源转化为能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帮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食品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食品检测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检测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
实用新型内容
1.现有的食品检测仪器存在观察检测食品不便捷,仪器结构调节灵活性一般,仪器检测标准化程度一般,检测适应性范围有限以及检测仪器复杂不易操作使用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检测仪器,它可以实现观察检测食品便捷,仪器结构调节灵活性高,仪器检测标准化程度高,检测适应性范围广泛以及检测仪器简单易操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检测仪器,包括壳体、伸缩杆和弹簧,所述壳体的端部固定有支杆,且支杆的端部安装有环形套,并且环形套的边侧贯穿有螺栓,所述伸缩杆安装于环形套的端部,且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有观察镜,所述弹簧安装于壳体的内侧,且弹簧外侧设置有镂空套,所述镂空套的中部贯穿有立柱,且立柱的端部设置有放置盘,所述立柱的边侧设置有圆形夹,且圆形夹的边侧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的边侧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并且第二齿轮的外壁安装有指针,它可以实现通过在保温板的外壁设置安装第一太阳能板,第一太阳能板的设置能够为外墙提供节能高效的作用,不同于传统外墙更绿色节能,使用自然资源转化为能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帮助。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套通过螺栓与支杆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支杆的中轴线与壳体的中轴线相垂直,通过螺栓对环形套与支杆进行固定,方便用户对伸缩杆以及端部的观察镜进行松开,从而对伸缩杆及观察镜的高度进行调整,用户观察清晰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镜通过伸缩杆与支杆构成升降结构,且伸缩杆与观察镜之间为焊接连接,通过伸缩杆的设置,能够便捷用户对观察镜伸缩长度的调整,能够帮助用户对观察的范围进行灵活高效的进行调节,结构简单,用户操作便捷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通过弹簧与壳体构成弹性结构,且立柱与放置盘之间为一体化设置,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对立柱的升降起到弹性的作用,将需要检测的食品放入放置盘内后,由于食品本身的重量会影响弹簧的伸缩,从而带动立柱的伸缩,装置结构灵敏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齿板与立柱通过圆形夹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圆形夹关于齿板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通过立柱的边侧安装圆形夹对立柱和齿板进行固定,立柱在镂空套的内侧活动,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的中轴线与指针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立柱的上下升降,边侧的齿板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旋转,指针为固定不动,能够提升检测的准确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丁义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丁义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1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