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生离子气流的送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41889.6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邱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庆彬;陈千智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215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离子 气流 送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产生离子气流的送风装置,包括空腔体、风扇、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负极、绝缘件、正极,空腔体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把空腔体分隔成进气风道、出气风道,负极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上,绝缘件设有可调间隙大小的导流间隙,正极固定在绝缘件上,正极、绝缘件为中空腔状,正极、绝缘件的中空腔构成放电腔,负极另一端位于冷却放电腔中心同轴线上,空腔体内设有风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把风道内一部分气流引导进入放电腔,放电腔的水分子遇冷的负极而产生液化,利用放电作用,产生臭氧离子、纳米水离子、空气正负离子、等离子,形成离子气流净化送风;利用空腔体内风扇,不另设风机排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处理的装置,属于空气处理领域和风道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产生离子气流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人们越来越关注改善相对封闭空间的环境,如家居室内环境、超市、工厂车间、楼道、隧道、电梯间、车内等均需要对其进行净化送风,这种空气循环净化系统也叫新风系统,通常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俩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目前市场空气净化主要采取通过风机把外面的空气鼓入,以气体替换的方式进行送风,或将室外的空气经过过滤传入室内,然后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但这两种方式实际没有有效净化空气,不能解决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污染物,也不能处理有机污染物、硫氮污染物;也有利用离子放电装置进行臭氧等放电净化的,或利用负极产生纳米水离子进行净化,但未见同时产生臭氧、纳米水离子的送风组合,且纳米水离子放电需要提供装置或使放电负极与制冷半导体相结合,使空气中的水分子在冷的负极上放电产生纳米水离子,而半导体制冷需要制冷风扇散热,另外还需配制风机,这导至装置结构复杂,生产维护成本高。
由于纳米水离子具有生物活性、粒径小、性能稳定、呈弱酸性、可灭菌除异味等诸多优点,纳米水离子技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并被逐步应用于空气净化器、吹风机、空调、除臭剂等产品中。然而,制造纳米水离子所需的水源常常需要人为地不断加入,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在无需外界加水的情况下,制取纳米水离子,同时产生空气负离子,形成净化离子气流进行空气净化正是本发明的研究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放电时气体离子化原理,提出一种能提供大风量送风的同时产生离子气流,利用离子气流混入输送的气流中,以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和结构简单的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产生离子气流的送风装置,包括空腔体、风扇、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负极、绝缘件、正极,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发热面、制冷面,所述空腔体是有至少有2端开口的空腔体,其内设有安装板,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安装板中部,所述安装板横向固定在空腔体的空腔内壁上,所述安装板把空腔体内空腔分隔成进气风道、出气风道, 所述安装板上半导体制冷片的周围设有允许气流通过的孔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朝向进气风道,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朝向出气风道,负极的一端固定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上设置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有导流间隙,正极固定在绝缘件上,正极、绝缘件为中空状,正极、绝缘件的中空腔构成放电腔,负极另一端位于冷却放电腔中心同轴线上,空腔体内设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至少2个以上带外螺纹的固定柱,绝缘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固定孔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应,绝缘件通过固定孔、固定柱、螺母固定在安装板,通过调节旋转螺母可以调节导流间隙的间隙大小和负极伸入放电腔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上设置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风扇位于散热片上方,或者所述风扇位于进气风道内,或者所述风扇位于出气风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庆彬;陈千智,未经邱庆彬;陈千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1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