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41724.9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铭;陈浩权;黄育才;叶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王凤华 |
| 地址: | 5282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光程 气体 吸收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包括恒温外壳(1)、平面反射镜、透镜和检测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外壳(1)包括检测管道,其中,第一检测管道(21)一端设置入气口(2),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二检测管道(22)一端;第二检测管道(22)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三检测管道(23)一端;第三检测管道(23)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四检测管道(24)一端;第四检测管道(24)一端设置出气口(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了一种装配简单、易于调试的的结构来达到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长光程气体吸收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路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
背景技术
当前的市面大部分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可以粗略分为White池、Herriott池以及CMR池。其中White池、Herriott池及其改进型采用凹面反射镜等昂贵的光学反射镜组合而成。而CMR池采用圆内多次反射,其圆柱内表面加工难度很大。这造成了这三种方案的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设计安装及调试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
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包括恒温外壳、平面反射镜、透镜和检测器,所述恒温外壳包括检测管道,其中,第一检测管道一端设置入气口,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二检测管道一端;第二检测管道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三检测管道一端;第三检测管道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四检测管道一端;第四检测管道一端设置出气口。
其中,第一检测管道内部一端设置第一透镜另一端设置第一平面反射镜;第二检测管道内部一端设置第二平面反射镜另一端设置第三平面反射镜;第三检测管道内部一端设置第四平面反射镜另一端设置第五平面反射镜;第四检测管道一端设置第六平面反射镜另一端设置第二透镜。
其中,第一检测管道一侧设置光源,第四检测管道一侧设置监测器。
进一步,恒温外壳包裹发热元件,可以保持系统温度,避免内部气体冷凝。
进一步,平面反射镜反射面与检测光束的夹角均为45度。
进一步,检测管道内壁截面为圆形,检测管道内表面能反射检测光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了一种装配简单、易于调试的的结构来达到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长光程气体吸收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一种简易长光程气体吸收池,包括恒温外壳1、平面反射镜、透镜和检测器7,所述恒温外壳1包括检测管道,其中,第一检测管道21一端设置入气口2,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二检测管道22一端;第二检测管道22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三检测管道23一端;第三检测管道23另一端通过支路连通第四检测管道24一端;第四检测管道24一端设置出气口4。
第一检测管道21内部一端设置第一透镜61另一端设置第一平面反射镜31;第二检测管道22内部一端设置第二平面反射镜32另一端设置第三平面反射镜33;第三检测管道23内部一端设置第四平面反射镜34另一端设置第五平面反射镜35;第四检测管道24一端设置第六平面反射镜36另一端设置第二透镜62。
第一检测管道21一侧设置光源5,第四检测管道24一侧设置监测器7。
恒温外壳1包裹发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1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围栏
- 下一篇:一种洗墙灯下部的卡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