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0895.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锋;王瑾;曹锋;罗奇;路崧;游佳明;周成全;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吴英铭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陶瓷 驱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结构,包括安装座、压电陶瓷、弹性件和输出球,所述压电陶瓷和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输出球同时连接在所述压电陶瓷的移动端和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上,所述输出球用于运动平台接触,使压电陶瓷在传动的过程中不易受到切应力,使压电陶瓷极不易发生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纳米微定位技术是21世纪的科技技术趋势之一,常规的纳米微定位技术通常采用伺服电机和精密丝杠组成定位平台进行传动。由于精密丝杠的螺杆和螺母的螺纹配合的偏差以及螺杆和螺母在传动过程中存在摩擦,其精度最高只能达到微米级别且使用过程不稳定,满足不了高精度使用场合。随着生物行业以及微电子(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定位平台提出了超越微米更高级别的定位精度要求。
压电陶瓷具有体积小,产生推力大,可达纳米级别的分辨率,是实现高精度微位移的理想驱动。压电陶瓷在传动的过程中容易收到受到切应力,使压电陶瓷极其容易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式封装压电陶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电陶瓷在传动的过程中容易收到受到切应力,使压电陶瓷极其容易发生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铰链式封装压电陶瓷,包括安装座、压电陶瓷、弹性件和输出球,所述压电陶瓷和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输出球同时连接在所述压电陶瓷的移动端和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上,所述输出球用于与运动平台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陶瓷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异性弹簧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移动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出板,所述输出球固定在所述输出板上,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输出板,所述输出板连接于所述移动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连接在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固定杆连接在所述压电陶瓷的背离所述移动端的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压电陶瓷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密封件上且覆盖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输出球穿设于所述密封件且凸出于所述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球为挠性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铰链式封装压电陶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为压电陶瓷的移动端提供预紧力。压电陶瓷在使用时产生逆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高线度位移。输出球与运动平台接触时,输出球与运动平台的接触面积较小,减少输出球受到的切应力,从而减少压电陶瓷受到的切应力,保证压电陶瓷的正常使用。压电陶瓷通过逆压电效应产生轴向微位移和线性力,并传导到输出球上,弹性件具有初始的安装变形量,通过弹性件产生对移动端的预紧力,并且该预紧力可进行高精度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0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建用钢筋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科技用多功能自动售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