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及油雾冷凝回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0227.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8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涛;彭兴华;文学;杜召瑞;吴明;杨全超;魏邦华;李宏;陈锦裕;卢家良;安峰;童益华;刘检军;江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350318***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润滑油 冷凝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及油雾冷凝回收的装置,旨在防止油润滑设备润滑油外漏,并使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油雾经冷凝后回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包括锥形接头、加长段、呼吸阀、上盖板;加长段下部焊接至锥形接头,加长段顶部焊接上盖板,呼吸阀安装在上盖板上。所述的加长段切割成短管,隔板焊接至短管内部,隔板上添加钢丝网,各短管依次焊接。所述的隔板上打孔。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转动设备在运行时润滑油外漏,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量及保证设备的清洁;对于产生油雾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油雾外溢量,避免大量油雾在设备表面凝结,防止对设备健康状态产生误判,节省人力与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及油雾冷凝回收的装置,旨在防止油润滑设备润滑油外漏,并使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油雾经冷凝后回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核电厂内较多转动设备均采用油润滑,譬如循泵齿轮箱、凝泵轴承箱、固型滤网减速机构等。该类设备均存在相同的问题:设备运行时,内部润滑油会通过顶部的呼吸装置被甩出;并且当设备转速较高时还会伴随大量的油雾溢出,油雾在设备表面凝结成油滴会造成维修人员误以为设备漏油而进行排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因此对此类油润滑的设备需设计一种即能防止润滑油被甩出同时还能将高转速时产生的油雾进行冷凝回收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及油雾冷凝回收的装置,旨在防止油润滑设备润滑油外漏,并使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油雾经冷凝后回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及油雾冷凝回收的装置,包括锥形接头、加长段、呼吸阀、上盖板;加长段下部焊接至锥形接头,加长段顶部焊接上盖板,呼吸阀安装在上盖板上。
所述的加长段切割成短管,隔板焊接至短管内部,隔板上添加钢丝网,各短管依次焊接。
所述的隔板上打孔。
所述的上盖板中间打孔并开设内螺纹,以便安装呼吸阀。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转动设备在运行时润滑油外漏,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量及保证设备的清洁;对于产生油雾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油雾外溢量,避免大量油雾在设备表面凝结,防止对设备健康状态产生误判,节省人力与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锥形接头;2、加长段;3、呼吸阀;4、上盖板;5、钢丝网;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及油雾冷凝回收的装置包括锥形接头1、加长段2、呼吸阀3、上盖板4、钢丝网5、隔板6。使用本发明装置时需先加工各零部件再将其组装。锥形接头1采用机加工制作,其主要用途是使润滑油能够通畅的回流至设备内部,与设备本体连接方式一般采用螺纹连接。加长段2与隔板及钢丝网需统一考虑:将加长段2切割成短管,隔板6(板面需打孔,以便回油)焊接至短管内部,隔板6上添加钢丝网5;将各短管依次焊接,并在顶部焊接上盖板4(盖板中间需打孔并开设内螺纹,以便安装呼吸阀3)。将加长段2下部焊接至锥形接头1,呼吸阀3安装在上盖板4上,完成整个装置的组装。上述焊接位置可增设法兰利用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0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门锁的童锁结构及其智能门锁
- 下一篇:一种感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