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9610.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超;王开幸;毕克用;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金润奥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12 | 分类号: | B23P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动 运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包括:框架;胀紧装置,其具有胀紧毂体的第一状态以及释放毂体的第二状态;第一驱动机构,其借由驱动胀紧装置而使毂体绕其轴线自转;突变结构,其形成在毂体的外周上;距离传感器,其装设于框架上,并位于突变结构的径向上的一侧,距离传感器借由毂体转动以获得突变结构所带来的突变信号;控制器,其根据突变信号以确定毂体的基准水平姿态,并通过与预设水平姿态比较而获得一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而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使毂体从基准水平姿态转动至预设水平姿态;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毂体水平直线运动以将毂体运送至用于与制动盘的盘体结合的目标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或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识别毂体型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地,用于移动车辆的制动盘,例如,高速列车,通常至少包括盘体和毂体,盘体与毂体上均开设有相同数量且均布的通孔,使得盘体与毂体通过穿设两者的螺栓装配在一起。
在装配线上,利用螺栓装配盘体与毂体一般会经过两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将盘体与毂体以叠置与套接相结合的方式的放置在一起,而在该工序中,需通过调整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水平姿态,以使得盘体与毂体的通孔对正(或称同轴),然后,将处于该状态的两者运送至第二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向盘体与毂体的对正的通孔穿设螺栓,然后,利用人工或者旋拧自动设备向螺栓套设螺母并旋紧螺母,以完成两个工件的装配。
现有技术中的第一道工序只进行了将盘体与毂体的相对水平姿态调整至使通孔对正的角度状态的操作,而两者的绝对水平姿态并没有进行调整,这导致:在第二道工序中,旋拧设备的作业杆通常不能与螺栓对正,进而导致需要在旋钮前调整旋拧设备的水平姿态,方能够使作业杆与螺栓对正才能完成对螺母的旋紧,更糟糕的是:运送至第二道工序的盘体与毂体的绝对水平姿态均不相同,进而使得旋拧设备在进行旋拧作业前均需要调整,降低了装配效率。
上述的绝对水平姿态可以理解为:该毂体和盘体相对于旋拧设备的水平角度姿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盘的毂体的归正运送装置,包括:
框架;
胀紧装置,其具有胀紧所述毂体的第一状态以及释放所述毂体的第二状态;
第一驱动机构,其借由驱动所述胀紧装置而使所述毂体绕其轴线自转;
突变结构,其形成在所述毂体的外周上;
距离传感器,其装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位于所述突变结构的径向上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借由所述毂体转动以获得所述突变结构所带来的突变信号;
控制器,其根据所述突变信号以确定所述毂体的基准水平姿态,并通过与预设水平姿态比较而获得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而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使所述毂体从基准水平姿态转动至预设水平姿态;
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毂体水平直线运动以将所述毂体运送至用于与制动盘的盘体结合的目标位置。
优选地,所述突变结构包括沉槽,所述沉槽具有两个相对的槽壁以及与所述槽壁垂直的槽底,所述毂体转动使得所述沉槽的两个槽壁先后经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借由所检测到的所述沉槽的槽底与沉槽以外的区域的距离差获得所述突变信号。
优选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姿态布置成:使得所发出的光线垂直于所述毂体的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金润奥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廊坊金润奥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9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女用尿壶
- 下一篇:一种珠光颜料用碾压传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