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炎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9063.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学敏;陈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5/18;C08J7/06;C08J7/04;C08L83/04;C08L5/04;C08L67/04;C08L79/08;C08L65/04;C08L33/02;B33Y80/00;C23C14/35;C23C14/20;A61L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炎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炎症结构,包括高分子基底,所述高分子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外周面为粗糙面。该抗炎症结构应用于生物组织时,微纳米锥形可以与生物组织之间产生接触诱导作用,抑制生物组织炎症产生,具有优异的抗炎症效果,同时,该抗炎症结构的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增大抗炎症结构与生物组织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使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炎症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输液导管、血液净化、透析、人工器官等方向的生物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生物材料在长期或临时与生物组织接触时,必须充分满足与生物环境的相容性,即生物材料接触生物组织时,生物体不发生任何毒性、炎症等生物反应。目前,生物材料与生物组织接触时,或多或少都会引起组织炎症,更严重的还会引起排斥反应,进而限制了生物材料的应用。因此,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能够抑制炎症产生的生物材料,对于生物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炎症结构,包括高分子基底,高分子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微纳米锥形的外周面为粗糙面。该抗炎症结构应用于生物组织时,微纳米锥形可以与生物组织之间产生接触诱导作用,抑制生物组织炎症产生,具有优异的抗炎症效果,同时,该抗炎症结构的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增大抗炎症结构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与生物组织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使得两者之间的界面更加稳定,使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炎症结构,包括高分子基底,所述高分子基底的一侧表面具有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外周面为粗糙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为高分子基底自身的一部分,即高分子基底与微纳米锥形阵列结构为一体结构。所述高分子基底与其上的微纳米锥形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沉积形成。
可选的,所述高分子基底的材质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乳酸、聚乙二醇、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聚乙烯基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光刻胶、光敏树脂、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酯纤维。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基底的材质为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或光刻胶。更进一步的,所述光刻胶为正胶或负胶,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SU8光刻胶或AZ光刻胶。也就是说,高分子基底为生物相容性基底。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分子基底的厚度和尺寸不限,可以但不限于为片状、膜状、块状等,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中,抗炎症结构可以但不限于为微纳米级尺寸,有利于其应用。
可选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底部直径为10nm-30μm。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底部直径为200nm-28μm。更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底部直径为 1μm-24μm。具体的,微纳米锥形的底部直径可以但不限于为700nm、5μm、10μm、 18μm、25μm或40μm。
可选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高度为50nm-50μm。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高度为300μm-45μm。更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锥形的高度为3μm-40μm。具体的,微纳米锥形的高度可以但不限于为900nm、3μm、8μm、13μm、21μm、34μm 或42μm。
可选的,所述微纳米锥形之间的间距为50nm-100μm。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锥形之间的间距为500nm-85μm。更进一步的,所述微纳米锥形之间的间距为 2μm-80μm。具体的,微纳米锥形之间的间距可以但不限于为900nm、6μm、15μm、 30μm、50μm或68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分子基底上的微纳米锥形结构有利于在应用时与生物组织之间产生接触诱导,进而起到抗炎作用;由于微纳米锥形特有的锥形结构起到抑制炎症产生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90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